现在是一个海归时代,国外留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这普遍现象中,有很多不普通的人,比如爱玛,95后,现在美国 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读 Architecture 专业,大二生,于她而言,她的“职业”就是做好【学生】这个角色。
第一次见爱玛是在去年8月份,同作为清华大学猫头鹰实验室的志愿者,我们一起协助主办方和工作人员做一个为期7天的系列活动,在活动的前期,我和爱玛的工作是负责寻找适合后期分论坛活动的场地。北京的8月,天很热,我们挨家拜访可行的场地,看环境,谈价格。她很认真,真的一家一家去找,去问,以至于到最后我都快招架不住——险些中暑,“认真”二字,是我对她的第一个印象。第二个印象是原则,有一次我问她关于中美的差异,她提到关于付钱,她比较喜欢大家AA,这样一起比较方便,但是在国内的话,大家更倾向于某一个人付钱,我比较认同她的观点,以至于前段时间她约我出来坐坐,我立刻就跟她约定了见面时间,心里没有任何犹豫或顾虑,这样大家都很轻松。
当她约我出来坐坐时,关于做【90在职场】这个栏目的想法刚刚产生,大脑一转,觉得她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啊,迅速敲定,她也愉快答应。
在见面前的几个工作日,我都在整理我对她的印象,在想跟她聊什么,我觉得她是一个心里住着三毛的姑娘(后来聊天得知,其实三毛的书为她打开了世界的门,在初中时就开始憧憬国外的生活)——文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向往闯荡的心。我还专门去看了人物访谈类的杂志,临阵磨枪,想好好聊一聊近期彼此的发展。
我们约在新华1949创意园区的咖啡厅,她是学建筑的,对这里的建筑设计比较感兴趣。我比她晚到一点,坐下简单地寒暄后,开启狂聊模式,足足3个多小时啊,真是——酣畅淋漓~
3个小时,我们聊了各自的梦想、发展、疑惑和憧憬。
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摄影、建筑以及绘画有着浓厚的爱好,小小年纪就已经开始“找自己”,不肯浪费时间,不满足现状,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个人。我问她在美国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或挑战是什么?
她说感觉没有什么挑战,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自己想做的,可能有一些差异需要去适应。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豁达的人
什么叫豁达呢?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接受一切的不同,物质方面能吃饱饭就行。
见她之前,我以为聊天后我会总结出很多数学公式一样的“法宝”——将一些深刻的话码在这里,让正在读文的你心有戚戚焉,但是我没有,不是爱玛不优秀,而是现在我们被各种励志文章、让人警醒的干货所包围着,各个因素都在提醒你go go, up up,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嘿,慢点走,等等自己啊。
我长她三岁,当我问她一个问题,如果不知道,她会如实告诉我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情况,可能还不能做出判断这样的回答,比如谈到我问她如何看待美国那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问题,她还没有考虑过这些,但是她给我举了两个例子:她的一个老师建议她做艺术,她担心那样的话会找不到工作,另一个例子,她的一个朋友很喜欢写作,但是没有选择这样的专业,因为不想成为流浪汉。我已隐约明白她的意思。当我们有不懂的问题时,你是否会坦诚地表达出来?
就在前几日,给她看了我整理的初稿,她回复我说很喜欢看我写的东西,问我会出书吗?我听她这样问感到很惊讶,尽管这是我心中一直想坚持做的事情,但是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而我有时候也会默认这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她的发问,让我意识到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相信,去相信坚持的力量,去相信梦想的存在。
还收到她的好消息,在一个建筑公司开始实习,老板很nice,相信她的未来职场如她的微笑一样,明朗而坚毅。
Q&A
1、有人说90后是互联网的一代,他们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你怎么看?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成就了一批人,同时也毁灭了一群人。像互联网思维、营销模式这些词语,是时代的产物,马佳佳营销模式做得很好,另外像技术宅、黑客利用互联网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毁掉的那部分包括网购上瘾、经常玩游戏的人,互联网还将人们的思维碎片化,我们这一代人,老的东西不能丢,新的东西要继续学。
2、你如何看待北京或其他一线城市?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的上司是希腊人,他在清华读博士,他在系里的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美国人,上司问我,你们中国人标榜那么厉害会读书,都去哪里了?我说到研究生、博士都去国外了,你要把那些人都算上才可以。我碰到过很多人,很有钱也蛮有教养,他们不满足中国提供给他的东西,很多都会选择出国然后再回来。在非一线城市的人,可能会向往一线城市,但是对于本身就在一线城市的人来讲,向往的可能是整个世界,是眼界与平台的问题,虽然不排除有的二线城市平台也不错的。
3、(内心)你有(过)什么迷茫?如何走出的?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会很迷茫,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里,有时候会想要一些不应该在这个年龄要的东西。我觉得迷茫的时候不要放弃自己,可以尝试独处,进行充分的自我挖掘,不断地问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或者有时候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看看新鲜的事物,可能会产生顿悟。
Jun
写于201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