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君
自2018年1月10日始,由著名作家于艾平撰写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原谅,但不能忘记》在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连续播放。该书由作家于艾平本人原声播讲,小说播出后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有位50多岁的听众反映,“自己是头一次听到这么感人的小说,边听着小说,边流泪”。
这部一百三十多万字的小说共分四卷,由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题写书名,四卷书分别是:卷一《白土地》、卷二《在特殊监狱里》、卷三《车前草》、卷四《大荒原》。全书由著名作家张炜、杨争光、野莽感动推荐。
小说主要是写了东北某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真实地讲述了“文革”带给这个家庭的灾难和痛苦:一夜之间,少年于艾平的父母变成了坏人,老师变成了造反派,学校里的同学们变成了红卫兵小将,自己则变成了任人欺凌的狗崽子……
有评论家说,这部书涉及到文革的本质,如同一把戒尺,警醒后人的灵魂。于艾平以故事的形式,痛斥这场灾难,揭露那个年代特有的荒谬,同时也热情地赞扬美好与善良的人们,让读者看到了美与丑、善与恶。
于艾平说,“我要把亲身经历再现出来,让我的孩子犹如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到什么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什么是空前绝后的民族大灾难。昨天的人无法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今天的人却能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如果明天的人忘记昨天发生的事情,这对所有的人都无疑是灾难。我想,那年我十三岁,是最后一批亲身经历“文革”运动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再没有勇气把它表现出来,后人就只能仅凭资料了解那段历史了,我义不容辞。尽管我每写出一段都以泪洗面,一支接一支吸烟,直吸得嘴唇麻木,胸口胀痛,像得了一场大病。眼泡总是红肿的,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常常趴在写字台前抽泣不已,如注的泪水不觉间模糊了稿纸。我身心交瘁,还是鼓励自己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