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法国的局势可谓是波澜壮阔,据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1日,法国巴黎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黄背心”抗议者制造暴力以表达对提高燃油税的不满。法国总统马克龙面临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马克龙能否出台有效措施是其能否安全度过此次危机的关键。 此次危机直接的导火索是马克龙上任后提出的提高燃油增值税措施。藉此,小编梳理一下马克龙振兴法国经济的远大愿景以及蕴藏的危机。
1.马克龙上台前法国社会经济的状况
马克龙上台前,法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失业率长期处在10%左右,且久高不下,300多万人难觅工作,尤其是25岁以下的青年人,约有1/4处于失业状态。如此高的失业率是社会难以摆脱的瘟疫,随时可能爆发社会动荡。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至欧洲,引发“欧债危机”,这一危机对于法国来讲,负面影响尚未结束。马克龙上台之前,法国一直把一半以上国民生产总值用在公共支出上,导致法国债台高筑,公共预算管理却不尽如人意,“欧债危机”无疑对这一问题造成雪上加霜的叠加效果。
法国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的体质机制固化严重,这既有合理顺应社会运转的一面,同时存在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譬如:经济发展的缓慢前进,政府财政的入不敷出,劳工市场的缺乏生机,铁路系统的债台高筑,等等一些列问题导致社会的精英阶层普遍处于不安状态,致使资产拥有者和知识拥有者纷纷跑路,到瑞士、美国等国家寻求资本庇护。
2.马克龙的经济改革措施与愿景
作为一个39岁便登上总统宝座的青年才俊,马克龙意气风发,自称要成为搅动法国政坛这潭死水的“鲶鱼”,上台之处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试图扭转法国颓势,重振法国往西的荣光,希望在法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2年,法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重振经济的措施,马克龙上台后,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包括以下措施。
第一,扩大内需,措施包括:①扩大政府投资,②减税政策,拟将企业税从 33% 降至 25%;③降低或者减少民众的社会分摊,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
第二,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改革,措施包括:①增加对失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和培训手段,提高失业人员的职场竞争力;②推行“马克龙法案”和《新劳动法》,激励失业者积极就业;③缩短失业金领取时间,制定更加苛刻的失业金领取资格。
第三,对于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降低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具体措施包括:①降低社会福利,主要包括对养老和医疗等方面进行削减;②裁剪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冗员。
3.马克龙的理想受挫
可以看出,马克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试图经过自己的一己努力,重振法国雄风,正当他高歌猛进之时,11月24日,在法国超过10万人在各大城市游行,这场大游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在12月3日一度达到高潮。这场大游行的导火索是抗议政府抬高燃油税,降低了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究其根源,法国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运行已经形成此固积重难返之势,社会难以承受改革之重。加之,当前失业率居高不下,法国及整个欧盟频受恐怖主义袭击,民粹主义盛行,欧元怀疑论甚嚣尘上,马克龙的改革触及到既得利益者,民众的不满情绪借这个档口有了一个总爆发。
马克龙能否挺过难关,推进改改,再创法国荣光,我等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