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家里新进了一位“成员”--扫地机器人,主要想实现“它工作,我休息”的小理想。但是使用的感受不是那么理想,为什么呢?
主要是扫地机总是被卡在椅子脚中,只要碰到椅子的四脚,它无不例外有去无回,可怜巴巴地呼叫:主人,请求帮助~~每次看到它卡住,总是觉得好气又好笑,你不能前进就沿原路返回不就出来了吗,为什么出不去,还是拼命往前冲,改变一下角度就能出来了啊,这么简单的事我看得一清二楚,你怎么这么笨呢!
其实,说别人的时候觉得多么显而易见,不可思议,但实际上,我自己在工作中也踩过同样的“坑”。一直在做的例行工作,有时候发现没有什么效果的,自己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自己有时候,也像扫地机器人一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无效的动作。想到此,不禁出一身冷汗。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每人都设置了“内在程序”。
武侠剧中的武林大侠表演“水上轻功”,看上去他在水面疾驰,其实水下是有电动船载着他,能控制方向和进度的其实是水下的船,而不是大侠本人。扫地机遇到的尴尬也是因为它内在的程序设置的模式,无法应付椅脚的状况。
二、对内在模式没有察觉。
内在模式存在,但不易察觉。我能看出扫地机器人和儿子做题的模式,是因为我的观察维度更多,经验更多,但他们自己却很难察觉。同样,自己的模式,在同样的思维下,也是发现不了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
三、不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当出现的结果未达期望时,大多数人会找外部原因,以求得自己心安。比如工作上出现问题,是由于相关部门不给力,不配合,或者下属不努力,公司不重视自己等等。
如果一直困在自己的固有模式里,年复一年,只能在原地踏步,多么可怕!
突破三步曲
一步:审视内在程序
从结果倒推,这个结果是什么行为引起的?这个行为又是什么信念引发的?一步步挖掘出最底层的根源。不仅去看事情怎么做,还要去思考做的事情本身有没有问题?
二、借鉴他人
细心观察他人的处理方式和程序,和对自己的处理程序的比较,去发现差别,去审视内在的程序是否需要改进。发现更好的模式,立马尝试,也许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会让情况峰回路转。
三、抛弃抱怨
抱怨他人和世界会让我们蒙住双眼,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而那些问题,可能在别人看来,是那么显而易见的。突破自已的舒适圈,“求之不得,反求诸已”。
突破固有模式,不要让固有模式把我们困在原地,运用突破三步曲,实现华丽转身,去往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