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当攒足常劲、拼劲、韧劲,为新时代发展加油鼓劲。
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常劲儿”,终身学习。从“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从古到今,学习始终是修身养性、增长才干的基础,为了自己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不停歇的发展去适应社会需求,为了自己能够不断开阔眼界和充实自身去坚定进取,青年干部要做一块既能蓄电又能放电的充电宝,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时刻葆有一种“缺电”的危机感,主动地学习各类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充电蓄能,同时也要学会放电,真正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避免“茶壶煮饺子”的窘境,唯有此,方能长学常新。
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拼劲儿”,敢闯敢试。一百多年前,面对近代以来的民族危亡,青年们前赴后继投入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百年接续奋斗,百年凯歌前行;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当代青年干部要在新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既要有敢想敢试的“出圈”魄力,也要有敢闯敢干的“有为”实践,真正把“敢干”作为坚持追梦的路径,敢挑“重担”、敢揽“重活”、敢啃“硬骨头”,撸起袖子干、甩开膀子干,方能带领老百姓踏实全面小康的幸福路,才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韧劲儿”,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反复淬火方能百炼成钢,不懈奋斗才能书写成功。邓清明始终保持“宁可备而不用,绝不用而不备”的坚守,刻苦训练、时刻准备,最终飞天圆梦;南仁东秉持“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的信念,20多年甘坐“冷板凳”,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射电望远镜的梦想。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初出茅庐的青年干部就像鲜嫩的竹笋,要想破土而出、长成坚硬的竹子,就必须要有“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定意志,以永不言弃的毅力和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做到时时有所创造、处处有所精进,这样的努力必有所得,这样的人生终有所获。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新时代呼唤新担当,历史的交接棒已经紧握在拳,青年干部,此刻,我们奋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