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吴涛晨读笔记-《孙子兵法概论》-揭示战争的普遍规律

1、历史的发展规律,可以从成败、得失中,得到相对真理的正确性。

2、孙子兵法中包含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原始的辩证法思想。

先知者,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3、辩证法,奇与正、虚与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阵),此治变者也。”

4、孙子兵法,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争的普遍规律,一些战争规律如下:

①成功出众者,先知也

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者,百战不殆,美国建立的情报机构就很吓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

③先求可胜之条件,再求必胜之机的重要抉择。

④政治范畴的问题:道、将、法,都是和政治有直接关系的。

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日道,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大都是战争之前或战争之中的政治活动。

⑤政治是否清明,制度是否良好,是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

⑥因粮于敌,以战养战,胜敌而益强。

⑦指挥艺术:如庙算、伐谋、伐交,强调战争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权,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

主动性——致人而不致于人,先胜而后求战,没有侥幸心理。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先掌握了主动权,最后再把握战机。战争的力量也可以互相转化。以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灵活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而致胜。先发制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灵活性的主导战场。能而示之不能。”审时度势“就体现了灵活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 说明1:兵哥本书的译文部分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
    兵哥读兵法阅读 3,556评论 1 7
  • 多少次浅浅淡淡的转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缘浅情深roywang阅读 168评论 1 1
  • 我看了看周围,发现自己正站在某个公共厕所里,我向前走了两步,在隔间里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她梳着挺细马尾辫,正蹲在那里...
    夜里星光阅读 154评论 0 1
  • 今天周五,吃完饭,老公问我上楼浇浇花吧,我说下雨了不想动弹,太冷了,闺女也要去拿衣服,看我不想去,闺女也不想去。于...
    蝴蝶王妃阅读 396评论 0 5
  • 我玩的起夜店,也收的起心,我可以专一到让你惊讶,也可以花心到让你害怕;我喝过最烈的酒,也放弃过最爱的人;我可以像个...
    Mr董_21b1阅读 3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