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的缘起是好友发来一篇微博大V烧伤超人阿宝的文章《她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代价是让孩子面对一个失败的人生》。读完和老公讨论了一番,生出些感想。
1. 为什么要让孩子受教育?每个家长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同,就会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你的目的是孩子上顶尖大学,在人才市场更受雇主亲睐,那么你可能更关注学区房、学而思、杯赛;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孩子改变世界,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那可能你更关注思辨精神、大视野的培养。父母的眼界和思想深度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所以在考虑是严厉管教还是放任不管之前,先想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想如何给孩子做个榜样。你到达不了的地方,拿着鞭子抽孩子去,会不会觉得有点羞愧。
2. 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幸福的人。那哪些因素会让我们获得幸福呢?心理学家总结了7S模型:物质满足、专业成就、愉悦事件、自我控制、身体健康、家庭温馨和人际和谐。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可能与专业成就有直接关联,但这远不足以让我们达到幸福的状态。那既然幸福是这么多因素复合构成的,那为什么我们80后父母在学校学过的却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而不是如何达到物质满足、如何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叶圣陶老先生在100多年前就解释过,将知识分门别类是因为教授的统一化和便利,这并不是最有利于学生的方式。同样,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进行教学,也仅仅是出于教授的方便,而不是教室内就比真实的社会场景更有利于学习。无论是在菜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 还是研究一只猫是否可以同时活着和死去,都不是单纯利用单科知识就能做到的,更别说处理婆媳关系这种千古难题,哪一样不是你头脑里所学融会贯通后的创造性结果呢?所以,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仅仅是最底层的基础,更何况学好知识和应试拿高分还不是一回事,能考高分上名校不是孩子今后幸福人生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
3. 社会是复杂的,在AI的加持下,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度更是急剧上升,我们所学的知识要么已经过时了,要么google一下就出来了,在Alpha Zero可以不依赖于过往数据和不知晓围棋规则就打败它上一代的情况下,我们赖以生存的不是学历、不是知识、甚至不是经验,而是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难度和成本都远大于应试拿高分。下图是个森林幼儿园的生活场景。孩子们每天的日常就是在户外玩儿,这天捡到一截粗树枝,娃们动起了心思,商量出这么个方式回去。他们要讨论谁来喊号子、谁来挑前面,谁站在后面,包裹和水壶怎么摆放,走的过程中发现步调不一致还要调整。看,就这么个小事中,孩子们需要有领导者出来分配、需要民主协商、需要协同合作,这都不是事先策划的,孩子的世界也并不简单,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关键就看在这一件件生活小事中,教育者是不是有智慧识别和引导,抓住这每一次机会,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和信任,让他们深度参与、并事后复盘。
4. 说孩子小没有自觉性需要大人严格管教的,我觉得大人要首先反思为什么没有能力和心思把学习变成有趣有吸引力的事。孩子天生是充满好奇和想象的,教育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保护他的想象力、激发他学习的内驱力。瑞吉欧实践中有个小例子,老师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比较每个人手的区别,孩子看来看去看不出名堂,如果你是老师,你是不是要训斥孩子观察不仔细不认真呢?瑞吉欧德老师给每个人的手拍了张照片,然后让小朋友找出哪只是自己的手,结果小朋友很有兴趣,全找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己探索了手与手的区别,完全没有被强制。教育本就该是充满乐趣的事,光靠管教和毅力,别说成不了教育,其他事也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