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惭愧,等我开始去了解三毛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合适的年纪,她是一个多么孤寂而动荡不安的女子,天涯逆旅,漂泊无定。像这样的女子,内心必定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善意,满满荡荡的爱在无休止的孤寂中浓烈成酒,又在毫不经意的年岁里碾化成茶,酒也好,茶也罢,她终究是那个理所应当的三毛,不存在任何别的另一种假设。
三毛,在我浅薄的记忆里存留的只是关于她的一些细碎了解,最深刻的是她的死,死的方式令人瞠目,而我那时便有一种感觉,那一定是一个对美要求很苛刻的女子,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生活的热爱,那样浓烈,一丝不苟。
我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爱美和讲究,她选择一条单薄的丝袜了结余生,当她还是小小的陈平的时候,她就预言着自己会活不到二十岁,会在炼狱的国小里断送了所有的关于一支口红一条丝袜的美好梦想。很庆幸,她活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两双高跟,一条格子丝袜,一支浅浅的口红,她的内心一定是有一种满足的情愫,尽管这一切都并不是意料之外,只是顺其自然的,她就圆了儿时小小的梦。
还有便是她和荷西的爱情,那时的我并不清楚那是一段怎样难分难舍的爱恋,单单留了一个世间最美好的爱,大概也就是他和荷西这样的了吧的印象,荷西是怎么样的,我一无所知。不过能让一个心无居所的漂泊女子如此痴迷的男人,必定是有几千几万个好的,琴瑟和谐,神仙眷侣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三毛总喜欢在外面捡一些“废铜烂铁”统统都带回家里,如获至宝般的收藏,荷西便也陪她。他们经常去沙漠里捡那种长条的面包,都囤积在家里,然后把它们分给风餐露宿的贫苦人家。
等到我开始知道她的童年,她的青春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面竟然有自己的影子,我惊愕于与她的相似,却又不敢和她相提并论,只是这样孤独的女子,不肯流于俗的倔强令我心生悲悯,不能说这是勇敢,也不能说这是无知,这是一个孩子从骨里渗透出来的迷惘和不知所措。她是对书籍极其痴迷的,三岁便会“看书”,如她自己所说,先看书后学字的,看着图画,然后便接着学会了认字,一读起来就生吞活剥,国小读完藏书就上千。
脱离现实太离谱的孩子总是与别的孩子格格不入的,心里的故事太多,无处倾吐,便会成疯成魔。
三毛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是她读书成痴休学之后,以至于父亲把她和姐姐弟弟隔离开来,她清楚爸爸姆妈的痛心,但她就是让自己痛苦着,孤单着。直到遇到顾福生,她紧闭的心灵才放出一丝难得的光亮,良师,恩师,三毛如是尊敬他。
三毛的成长过程是单调乏味没有色彩的,就连记忆中的衣服都是白衬衫黑底裙的制服,常年陪伴她的是繁重的课业和欲罢不能的书籍。那长达七年的休学经历令她青春里几乎都是布满阴霾的抑郁寡言中度过。
这样的女子是有真性情的,在外留学期间,她推翻了父母灌输给她的教养和文明,对于欺软怕硬,黑白颠倒的西方风气,她在那一瞬爆发之后,便再也不愿意忍气吞声任人差使,像这种自我意识极强的人是不会屈服于教条的威慑的。
三毛很坦然,她把所有的不堪和怯懦都在文字里毫无保留的交代了,当她还是二毛的时候,生涩的感情,捕捉不到的幻念,暴跳如雷的疯狂,所有回不去的雨季,她仍感恩。
后来的三毛写道: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那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