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雨村谋得林如海举荐后,与林黛玉一同前往都中。贾雨村先去荣国府投了名帖,单就对贾雨村魁梧的仪表、不俗的谈吐而言,贾政便已对他另眼相看,更何况又是妹夫致意。
黛玉被荣国府接了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封建钟鼎之家的严谨家教和这个年幼丧母的小女孩的缜密心思。
放在现代社会,正是放肆不羁、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岁。
记得初高中时代最是喜欢读古代言情小说,为何?
因为读着读着好像我便穿越到古代,在别致的游廊里信步,逗弄着各色宠物,享受着被丫鬟仆人簇拥的感觉,最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着罗绮戴珠翠,叫人好不羡慕。但读了红楼才发觉,那些个小说作者的功力仅曹公三成,更甚者照搬照抄。
所以,以我亲身体会,告诫广大青少年朋友别再被那些文学垃圾荼毒。真正经典并非靠粉墨修饰才能长久。
黛玉被问及是否有不足之症时,说道:“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始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这里癞头和尚再次出场。估计他当时挺崩溃的,内心OS:为什么你们都不听我的劝告呢,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当王熙凤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时,曹公用了两句话形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可见王熙凤手中掌握的权力及身份地位。
贾母对凤姐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贾母是贾府里唯一一个喜欢王熙凤的,也是王熙凤的靠山,她的泼辣与跋扈背后离不了贾母的撑腰。但话又说回来,王熙凤持家能干,做事雷厉风行必然得罪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