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是六一儿童节,早上5点45分,宿舍亮灯,起床第一句话就是对舍友们说,儿童节快乐。她们都笑。说,多大了还过儿童节。
未满十八岁的同学,没有成年。不是儿童吗?所有人都回答我,不是。那不能过儿童节吗?可以。但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没有人对我说儿童节快乐。
已经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儿童节了。小学里过儿童节,上午是各种活动,下午是放假。感觉很遥远了。初中,似乎是个自以为长大的孩子,对儿童节是不屑的。隔壁小学欢度六一,我们还嘲笑小学生。为自己的长大而骄傲。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可爱。
今年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很想过儿童节。可能是对成长的恐惧。这是十八岁前最后一个六一了。
中午吃完饭,发现高三同学大都闲逛在校园里。不少同学在花园的树下看着什么。我想可能是发现了什么从未注意到的小虫子吧!那时,他们离高考还有七天。后来知道,学校给这群大朋友们过了一次儿童节,专门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有机会最后一次看看校园,想想童年。当时就很感动,这个六一定是难忘的。
总觉得六一不会就这么过去,从早上就在期待着点什么。果然,晚上,学校利用两节晚自修的时间,开展了读书节闭幕式,也是答题大会。就当是六一晚会了。结束的时候,有一位男生说,祝所有同学六一快乐。我觉得他是个有童心的人。
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一个六一儿童节,让自己的心灵在浮躁的社会中回归本真。做一个“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人。放下心中的小算盘,带着天真好奇去看一看花开花落,看一看云卷云舒,看一看头顶的星空。要知道世界很大很复杂,但它是美丽的而背公式,看鸡汤,刷知乎,百度永远不可能成为素心人。
中国人总是很忙,数千年来,九成九的中国人忙于低头摸索着庄稼的成长,剩下的则忙于官场钻营,仅有的一二杰出者也都将自己的才华绽放在经史子集的宣帛之中了。闲暇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只是用来指责家有余富学无一长的纨绔子弟的骂辞。一代代人的集体性的生命蹉跎,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就是将目光聚集于生存的必需和生存的利益,顶多再来点生存的乐趣。奔忙在金银铜臭之中,还有几个人记得儿时的美好呢?
改革开放数十载,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但是幸福指数却是缓慢爬行。在北上广拥挤的人潮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的匆忙,大家都在奔走,都在赶时间。但是最终我们的时间都用到了什么地方的?地铁里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捧着手机或iPad放着的是搞笑的电视节目,或是冗长的电视连续剧。我们浮躁着,焦虑着。不安着。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及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智者在闲暇中自我得以舒展,思想自由驰骋,智慧得到滋养,而愚者则害怕闲暇,要不就是总是想填满它,压根儿不知道闲暇的巨大价值。
六一只是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儿童的节日。但忙碌的我们能不能从儿童节这个名词中得到点启发?是不是应该放下忙碌,笑着对自己说声儿童节快乐。
不要让忙碌吞噬自己的童心。六一属于每一个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