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卷上珠帘总不如

文/锦瑟九十九原创

本文前置豆蔻枝头二月初


我把陈书涵送我的相思子留给了他,第二日便动身离开了京城,出了城,满城的繁华锦绣便离我越来越远了。

知道他是大周皇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与他的那些过往终将会成为真正的过往,往后也没有一点后续的可能了。

他是爹爹自八岁起便收养在身边的义子,也是如今被安宁公主看上的新科状元,更是隔壁大周朝的皇子。

而我,陈悦颜,只是大庆边陲之地一个小县令的女儿。

我与他的生命在一个时期交汇过后,他华丽地上升,而我却依然平淡着,就像是两条相交过的直线,过了交点,便各自有着自己的轨迹。

为了尽快放弃那些过往,我连夜离开了京城。

陈书涵是大周的皇子,他可以拒绝大庆皇帝的赐婚,但是却无法拒绝他与生俱来的宿命。

如今大庆朝各方面都隐隐压着大周一头,两国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但是凡是懂得点纵横之术的都知道,这些年大庆朝一直在暗暗地活络着周边各国,准备将大周孤立吞并。

陈书涵是大周的皇太子,他肩上有兴国安邦的责任,而娶安宁公主,便是一条最快捷的方法。

许多年前,那个看着我裹着泥的双脚失神而又害羞的少年,似一缕流光,又似一副定格的画面,早已一去不回了。



1.


我回到了边陲小镇的家,父母看着我黯然的神色都不约而同的保持沉默。

陈书涵自然是不会再回来了,虽然他少年时曾在此停驻过一段时光。

他没有追随我来,这灭掉了我心中仅存的一点幻想,夜深人静时,我嗤笑自己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可笑的念头。

偶尔我会打开妆盒里的百宝匣,看看那张写着“等我”的枫叶。

外面的春日暖洋洋的,我呆在屋子里哪里都不想去。

我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之前因为书涵在这,父母似乎也有种默契,便没有人提过我的婚事,而如今他不在了,母亲便也不在推拒上门说亲的人。

这日我正在午睡,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在叫我,我睁开眼只见她朝我笑着道:“快起来吧,有客人来了。”

我心下纳闷,我们一家在这地方很多年都没有听说过有过什么客人。

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换上簇新的新衣,梳起堕马髻,簪上翡翠步摇,出了西窗阁楼。

堂屋厅里,坐着一位美妇人和一个少年,那少年见我来了,连忙起来客气道:“陈夫人安好?悦颜妹妹安好?”

母亲对少年点了点头,我也对他敛礽还了一礼。

母亲似乎对他很是满意,对美妇人笑着道:“阿箬,这便是你逸轩吧,这些年不见竟都长成大人了。”

美妇人边答边打量着我,笑道:“是啊,颜儿也这么大了呢,倒是随了你,天生美人胚子。”

我被美妇人看得有点不太自在,没想她竟然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她身边,问了我许多问题,比如爱吃什么啊,读过什么书之类的,她似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我的不自在,好像反而很喜欢我。

母亲看着她如此对我,倒是也没说什么,只是亲自给她和那个叫做逸轩的少年斟茶,逸轩则受宠若惊地道谢。

接下来便是母亲和她絮絮叨叨的聊天,她们是自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很小时候,我们两家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分开了。

我想到这心下便一惊,生怕她们说当年给我和逸轩订过婚,想到这,我斜睨了逸轩一眼,他身着一身青衣,气质出尘,坐在那里和我一样倒是有几分促狭。

听着母亲们的聊天,似乎没有给我俩订过亲,我这才放了心,寻了个由头,离开了厅堂。

出了厅堂,一股清风吹来,虽还是五月春末,但天气已然热了起来,这风一吹,霎时凉快了不少,心情也好了许多。

我踱着步子顺着长廊往后院走,长廊一边是青青的翠竹,这还是书涵当时在这里和我一起栽种的,还有一边是稀稀落落的几树樱花。

微风吹来,樱花簌簌落下,我伸手抓了一瓣,放在手心,轻轻一吹,轻薄的樱花便飞了起来。

“悦颜。” 后面有人叫我,我回头,不出意外地看到了逸轩。

他站在新发的翠竹底下,出尘的气质让周围的空气都明亮了许多。

我朝他微笑道:“你好,逸轩。”

他朝我走来道:“这些年你变了很多。”

我看着他,用同样的语气道:“你也是。”

说完不禁都笑了起来,其实我们关于彼此的记忆,可能都很模糊了,我只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个逸轩哥哥,我经常追着他玩。

2.


逸轩和他娘在我们县里住下了,他们从来没有提过他的父亲,当然我也不会主动去问。

逸轩是个很好的人,他知道我喜欢画画,得了空,便过来教我画画,他画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让我敬慕不已。

我说:“逸轩,你画的这么好,教我画画,我便拜你做师傅,可好?”

他扬着眉毛道:“不行。”

“为什么不行?”

他澄澈的眸子看着我道:“我不能做你师傅。”

“做我师傅多好啊,以后就可以天天来教我画画了。”

他似是嗔怪似的看我一眼,继续画他手中的画。

我说:“逸轩,你教我画竹子好吗?”

“你喜欢竹子?”

“不,我觉得你和竹子很像,很有风骨。”

他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眼窗外的竹子,道:“我也教了你这么久,这竹子,你画给我看吧。”

我看了窗外的竹子一眼,蘸了墨,落了笔,结果却只画出了粗粗的几条线,就像毛毛虫一样,哪里有半点竹子迎风而立的风骨。

逸轩忍俊不禁,一个没忍住,竟然笑了出来,我看着自己画的“竹子”,不觉也笑了起来。

转眼端午节到了,逸轩给我家送来了不少粽子,说是他娘和他亲手包的,专门送给我们尝鲜。

母亲乐呵呵地接受了,笑着让逸轩代她向他母亲问好,逸轩笑着答应了。

过了没多久,他又悄悄地返了回来,这次他提着一个小食盒,悄悄和我说:“这是送给你的。”

我接过食盒,看着他道:“送我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神神秘秘的?”

他转身要走,我连忙道:“既然是吃的,就一起吃吧,不要走。”

他无奈,只得跟着我来到我院里的石桌边,我把食盒放在桌上,抬眼看到他的脸和脖子都红了,皮肤白的人,红起来反而很好看。

我轻轻地打开食盒,第一层是四个剥好的粽子,有红枣馅的和玫瑰花馅的,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第二层,是一朵花,花朵颜色鲜亮,就像一朵粉色的荷花一样,我不禁惊讶于他的心思,一个男孩子竟然也能做这么精巧的吃食。

最后一层,是一个翠玉壶,玉壶极薄,极透,我好奇地拿起玉壶,晃了晃,依稀可见里面有一颗雕成心形的樱桃。

原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抬首望向逸轩,他正定定地看着我,对上他炽烈的目光,我竟罕见地低下了头。

周围一片死寂,就在我准备找话打破这尴尬的沉默时,他轻声道:“悦颜,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我心里。”

记忆中的逸轩,总是一幅小大人的模样,他喜欢保护着我,如果有小孩子欺负我,他便会挺着小胸脯对别人道:“她可是我的人,你们欺负她就是和我过不去!”

3.


天上的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几个轮回后,中秋节快要来了。

那片写着“等我”的枫叶已经不知道被我摩挲过多少次了,这些天来,我依然没有接到过书涵的任何消息,他就像一颗水珠,从这世间蒸发了。

有时候,我挺想出去打探他的消息,毕竟他是大庆朝名噪一时的新科状元,而且还是敢在金殿上拒婚公主的人,如果我想问,那一定可以多少知道点他的消息,只是我不想。

我把自己获取讯息的触角轻轻地藏了起来,我以为我不问,不知晓他的事,便可以忘记他,没想我错了。

中秋节前一天,逸轩带了许多彩礼,来向我爹求亲,请求父母把我嫁给他。

看着他满眼希冀的样子,我忽然感觉自己错了,我还是忘不了书涵。

母亲轻轻地握着我的手道:“忘了他吧,他如今已经回到了大周,他是大周皇帝最宠爱的皇太子,日后是要继承大周国祚的,我们与他有云泥之别,即便是他不嫌弃你的出生,可是你愿意和其他女人共侍一夫吗?”

知女莫若母,母亲果然很懂我的心思。

我想了许多,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逸轩的提亲。

青竹廊下,逸轩看着我低低道:“为什么?”

我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我心里有人了,对不起。”

我把逸轩送我的玉壶还给了他,他不要,他说他可以等,直到我可以接受他。

第二天就是中秋节,我在小院里做着刺绣,忽然针尖刺破了手指,一滴鲜艳的血珠滚了下来。

我失神地看着血珠滚落入我洁白的衣裙,竟然一时不知如何才好。

心里忽然烦闷起来,我起身出了小院,见到前院厅里似乎坐着人。

我好奇地走了进去,抬脚太快了,待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厅中。

是书涵,他竟然回来了,他和我爹娘正坐在一起说着什么。

他看到我,惊喜道:“颜儿,你果然来了,刚刚正说你呢,你这就来了。”

与往日不同,他今日穿着一身白色锦绣华服,玉冠束发,更显得人才风流,玉树临风。

我朝他笑了笑,客气敛礽行礼。

他本来惊喜的笑容,在看到我行礼后,凝固了。

我假装不觉,轻笑道:“大周皇太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

他定定地看着我,乌黑的眸子让我不敢直视,他忽而笑了,轻轻道:“颜儿,我是来接你的,接你去大周,做我的皇妃。”

我低头道:“民女,可以吗?”

这句话说完,我真想打自己嘴,我明明想说的是:民女,不愿意!

他高兴道:“当然可以,我就是专程来接你的!”

“可是我昨日已经和人定了亲……”我的声音低得就像蚊子叫一样,我想看一看,一向沉着冷静的他会如何。

“他是谁?”他大声道。

“逸轩……”

他在厅中来来去去地迈着步子,冷静如他,原来也有着急的时候。

他想了许久,看着我的父母,跪下道:“义父,义母,这么多年来,我对颜儿是真心的!请你们相信我,让我带颜儿走!”

爹娘连忙扶他起来道:“不敢当”。

母亲拍了拍我的手道:“你自己选吧,一切有我在。”,说完便和父亲离开了。

我看着眼前的书涵,这是我爱慕了多少个日夜的人儿啊,他竟然真的来找我来了,还说要带我走。

清雅出尘的逸轩,与他相比,终还是落了下风。

书涵见我还在犹豫,便拉了我的手,准备带我离开,我本能地抗拒着。

他欺身向前,伸出双臂,将我搂在怀中,温热的气息喷在我的脸上低低道:“今生今世,我只爱你一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的愿望。”

我心里惊了一下,抬头看着他,不料额角却碰到了他的唇。

他双臂收紧,我感觉到他低下头,便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半晌,他只是在我唇上浅浅地啄了一下道:“你是我的,谁也抢不走。”

第二年中秋月圆时,大周皇太子君书涵即位,同日迎娶了大庆国女子陈悦颜为后。

此后帝后同心,齐力共治大周。

十年后,大周已与大庆国力比肩,两国互为友邻,通商贸易,共图发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目取的很诗意是不是,我也觉得。 五一前,公司组织旅游,投票结果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立刻诗人附体,瞬间拥有了踏古访...
    左思玲阅读 417评论 3 4
  • 追了一个月的《春风十里不如你》终于大结局了。 40集的爱恨痴嗔,在一帧帧黑底白字下,大抵交代了这些人的后半生。 以...
    碧海蓝天青山阅读 1,430评论 0 2
  • 29)与朱丹溪有关的【丹家山查(时珍曰∶山楂,味似楂子,故亦名楂。世俗皆作查字,误矣。查(音槎)乃水中浮木,与楂何...
    瘦竹斋阅读 2,040评论 1 2
  • 欧阳修诗集(B) 【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景年〉】 归客下三川,孤邮暂解鞍。鸟声催暮急,山气欲晴寒。已作愁霖咏,...
    汉唐雄风阅读 7,992评论 0 10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4,926评论 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