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晨读感悟】

20多年前,偶然读到时任《南风窗》杂志社主编的秦朔写的一本书《传播成功学》,里面提到“讲故事的能力,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当时,我一阵窃喜。然而,20年过去,我依然停留在“小会讲故事”,一点没长进,主要在于根本没对这件事保持高度的专注,通过微习惯刻意练习。今天的晨读内容《故事思维》重新又把我拉回起点,开启讲故事的习练。下面,根据书中提炼出的三方面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故事的力量

“故事”是一种通用语言,促进人们彼此的沟通交流,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工具。了解了讲故事有多重要,又知道人们天生有爱听故事的特性,谁还会不赶紧修炼这门技能,而是傻乎乎地对着无视你的存在、低头刷手机的伙伴们高谈阔论什么大道理呢?

四个故事主题

故事的主题有很多,下面这四个主题尤其重要。

001  “我是谁”,讲好这个主题是获取别人信任的捷径。

“平视”才是最恰当的视点。无论对谁,只有当你把自己和对方放在平等的关系中,你们的交流沟通才能真正开始。

002   “我为何而来” ,讲好这个主题是为了消除外界对你的猜疑。

“真诚”是最佳的销售自己的技巧。

003 “我们的目标”,讲愿景故事,是为了让别人与你产生共鸣。

把原本抽象的愿景具体化,让小伙伴的心里也能描绘出和你一样的蓝图。

004  “授人以渔”,用故事启发别人,会事半功倍。

一次,和朋友外出就餐。我不自觉又数落起我先生不够上进。朋友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在饭桌上讲笑话。他说“两个人同时在赛道上绕着圈跑步,中场冲进来一个人,看着赛跑的两人发了半天呆,因为他搞不明白到底谁前谁后。”朋友的话给了我很深地思考——什么才是努力的正确姿势?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如同影视剧,好本子当然重要,但没有好导演、好演员也是万万不行的。要想讲好一个故事,语言只能起到小部分作用,剩下的大部分,还要靠下面几点。

001 手势

借助手势表达你要讲的故事画面。

002 情绪

把你的情绪调频到与故事的情绪一致,让二者配合共振。

003 语气

这是有声语言区别于文字语言的突出特点。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可能是天壤之别。

004 感官

1999年,我在郑州大学大礼堂看过一部英国1991年出品的经典悬疑推理电影《谁是凶手》(中文译名《致命情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可以作为讲故事的经典案例,比后来大陆红火了好一阵的悬疑剧好看太多了。不仅剧情发展颇为曲折离奇,导演西蒙.穆尔也将紧张气氛控制得相当好,尤其压轴高潮令人大出意外,颇能满足观众对侦探片的期待。当时,电影进行到高潮部分,侦探找到作为证据的那半截手指时观众的惊呼,十万火急地送到正要被处以绞刑的主人公面前时所有观众长出的一口气,都极好地证明大家已情不自禁被代入了故事情节中,好像激烈场面就发生在自己面前一样。后来,我把电影绘声绘色地讲给朋友听,以致于他们也都忍不住去搜索观看。

讲故事时,尽量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去描述和感官有关的细节。你的故事就一定能够击中人心!


参考书目:《故事思维》 作者 [美]安妮特·西蒙斯。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