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末,随着年终奖的颁发,人们的心思也开始躁动不安,或许是时候跳槽了。
根据大数据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约为6个月,算一算从毕业到现在,也差不多半年了,离职回家过年,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是他们也会担心这短暂的半年工作经历会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
而我,毕业到现在,还没有一份工作超过3个月,并且,我又辞职了。
今天一早,我就把辞职报告放到了老板面前,并为自己的离职找了个牵强的理由。
“家里要搬家了,离公司实在太远,上班8小时,地铁4小时。”
而我早在心里已经骂了千百遍垃圾公司,傻叉老板,这工作老子早就不想干了,谁爱来谁来。随着老板的点头,我就好像又完成一个大单,长舒一口气,不过这次没有提成。
其实,我才来到这公司上班不到三个月,都还没有转正。
我的工作很简单,每天坐在电脑前找找数据,搜罗信息,整理好交给公司。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简单,让我觉得索然无味,每天坐得腰酸背痛,看着窗外的阳光,就想出去转悠转悠。
而促使我离职的真正原因,是公司里那死气沉沉的氛围。公司是才成立的分公司,所以很多工作都是远程和总部协调。办公室里人不多,再加上老板沉闷的性格,几乎一整天,我只能听见键盘和鼠标的声音,一周下来也只能听见寥寥几句对话。
连同事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QQ或者邮箱,而他们明明就坐在我的旁边。有一次我整理信息的时候出了些错误,老板发了一封邮件来指出我的错误并作出批评,可是他就坐在我后面一排。
压抑,死一般的压抑。
但是我躁动啊,无奈之下也只能办公桌下抖腿,办公桌上发呆。每天竟然连上厕所都成了我最开心的时候,但一回到办公室,心里都默念一句:TMD,我都烦死了。
到现在,我已经前前后后在五六家公司上过班,但都是在三个月的时候辞职离开,这就好像一个魔咒一样套在我的身上,怎么也破解不了。
当又一次找到新工作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这次一定好好做,这会是一份长久的工作。但总会被现实狠狠打脸,工作中总会出现一些让我无法接受地方,要么公司内部政治斗争,要么突然把我调到其他岗位,要么就是996。
尽管我每天都在给自己洗脑:“别在意,别在意,再坚持,再坚持。”但最终,我还是写好了离职申请扔到了老板面前。
老一辈的人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眼高手低。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我并不是不喜欢工作,只是没找到喜欢的工作。
我羡慕那些将自己的终身投入在一份事业里面的人,但是我也不想被迫择一事,被迫终一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于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少,对于可以接受的岗位也越来越多,对于新的工作的期望也越来越低。以前只考虑大厂,现在也会看看中小企业;以前只考虑坐班,现在也要投投一线销售;以前是要找一份高大上的工作,现在是要找一份做得下去的工作。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到我又想换工作,当时就跟他讨论到现在经济下行,很多行业不景气,未来可能也有影响,他回了一句让我豁然开朗的话:
“你考虑得很全面,但是这些都不是你现在应该考虑的事情。对于现在你来说,更要紧的应该是去找到一份你能长久的做下去的工作,而不是一份有前景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就算是有前景的工作你也做不出成绩,如果你喜欢,就算没有前景的工作你也能有所成就。”
其实,降低了要求,扩大了范围,去尝试接触过去所抵触的东西,并不代表我们垮掉了,或者低人一等,或者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这反而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这在促使我们离开舒适圈。这或许能为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一些惊喜,或许能解开我的三个月离职魔咒。
昨天我又去一家企业面试,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对我说:“很抱歉你可能不是很符合我们正在招聘的岗位,但是我们有一个区域销售的岗位,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再聊一下。”
我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
就算颠沛,终会平坦;就算流离,终会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