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论证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特点的思想归类分组并概括的结论,归纳是从许多个别的事务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方法。例如,汇报工作时,分别从多个要素的某一中心思想,这就是典型的归纳。
如何在思考和表达时作出归纳?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在三种子顺序中选择一种分类方式。分类要符合人类思考的习惯,让隐形经验显性化。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大脑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因此,如果需要高效的思考和表达,最好是将事务进行归类,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分类能力。
归纳有三种分类方式:按照时间、结构和重要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时间顺序是三种子顺序中最容易被理解的,在日常工作中用的也是比较多的。比如日程表、项目的甘特图、达成目标的三个阶段等。时间顺序适用于项目进展、阶段汇报。
结构顺序是将一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个整体既可以是事务也可以是概念,或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表达顺序有利于说明事务各方面的特征,比如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
重要性顺序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点和内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比如,某个问题共有三个解决方案,这三个方案重要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在表达时会依据这些方案的重要性加以排序,先说最重要的方案,以此类推。
同一件事情可以用多种分类方式进行,不同的分类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角度,那么到底采用哪种分类方式呢?并没有标准答案。最最重要的是,保证每一组思想中运用一种分类方式。
第二步,运用MECE确保分清、分尽。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对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没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的,‘完全穷尽’则意味着全面、周密。
创建MECE有一种简便的方法:2X2矩阵。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时间管理矩阵,通过它可以把所有的事情进行归类,然后针对不同的事情采取不同策略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结构”的作用是把我们的注意力引领到更广阔的视觉把事务审视清楚,让我们可以迅速掌握问题的核心并有效做出决策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