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不止一班列车飞驰向这雪域高原,我们很多人一生也许只能踏上一次,又或者一次也没有。
确认了眼前广袤荒凉的冻土就是可可西里时,如同走进梦境一般的不真实感,立即笼罩了住了我的全身。
列车飞驰在高架上,我开始搜寻藏羚羊,瞪着眼细细数,却真的看到了八九只这些小家伙,它们或者在河边饮水,或者悠闲地迈着步子,还有一只羊儿在愣愣地发呆。
车厢另一侧是看不见尽头的青南草原,停着一辆推土机,像火柴盒子一样摆放在那里,三个师傅四仰八叉并排睡在草地上,灿烂的阳光透过云朵一束束射下来,在他们身上移动,远处绿草茫茫,山峦起伏,纵然有万年的时光好似也是静止的。
有时倏悠而过一个身影,那是对着火车敬礼的战士,他站得笔直,身后有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透过透明的玻璃窗,甚至里可以看到床铺上叠成豆腐块的被子,瘦小的身影,屹立这广阔高远的天地间,那样孤独而又倔强。
眼睛有些湿润,可能这就是每个人要面对的,生命中最原始的孤独。“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地球的海拔最高处,风光大美却也条件残酷,动物艰险求生,人渺小如蚁,但生命迸发出的顽强能量,让人格外动容。
到了此行海拔最高的地方———六千零五米的唐古拉山口,很多人开始对着列车的氧气出口尽情呼吸。第一次尝到高反的滋味,头稍微有些绷着的疼,我按耐不住兴奋,也只能一动不动。也许这是自己今生所能到达的最高海拔了,终于还是来了。
过了唐古拉山口,离拉萨越来越近了。曲折着逶迤驶来,火车旋即冲进一团巨大的黑色云朵,雨点和小雪花开始拍打车窗,不远处就是阳光照耀下的黄色山丘。
魔鬼湖色那错波光粼粼的身姿慢慢伸展过来,靛蓝、深蓝、湛蓝、青蓝在湖面上来回变换,远处湖水和天边交接的地方,黑蓝色的一缕天际线荡漾着,无数的蓝色堆积涌到一起,无数的白色云团飞舞在蓝色的天空上,撕裂、绽放、追逐,和影子一起掉进湖水里,蓝白交织,纠缠着。
雨住了,我们的火车却一直在这巨大的锅盖一样的云朵下飞驰,好像永远也飞不出这阴凉的云影,它在羌唐草原上变幻莫测不断翻滚,而前方就是那恍惚着怎么都追不到的浓烈骄阳。
这种奇异感,从我开始踏上这片土地开始,雀跃着涌在心里,随即就会转变成敬畏感和感恩心。
高海拔的地理环境,可以酝酿出旖旎奇特的景观,对于生存却也极为残酷严格。在这里,原来再普通不过的五谷蔬菜水果,都极为稀缺,需要长途跋涉地运输。
川藏线青藏线这些路途,所有的长途司机都是拿命在开车,我看着买来的火车快餐,前所未有地觉得食物之珍贵。连脚下的这条铁路,每一段都有生命在铺垫。
后来到了拉萨,将近一个月没买水果,蔬菜更是没吃,对于穷游的我来说,都太贵重了。有一天,一起游布达拉宫的同车男生送了一个水灵灵的鲜红大桃,也是一直放着,后来眼看期限已到,才小心翼翼拿出来吃掉。
当然,拉萨并不缺水果蔬菜,相反还很丰富,但对于我来说,当知道丰盛背后付出的代价时,从前的这些习以为常就开始变得值得质疑,什么是平常?什么又是应该?什么又是需要感恩的?它敲击着我的理所当然,敲出一个豁口,在回来后百分之八九十的光景里,隔三差五就警铃大作。自然,这也都是后话了。
这一路跋山涉水,正是在这列火车上,我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昆仑山,在夜晚的清梦里过了昆仑山口和玉珠峰,看到了银光闪闪河道纵横的长江源头之一沱沱河,无边无垠的羌唐无人区,雪山荒漠、冰原冻土、湖泽大川,如同浩浩荡荡的倾天长卷,撞击眼瞳。
它载着全车的人们,时而飞驰过雨雪凛冽风卷云残,倏悠间又遇着金光突现乌云四散,有时候巨大云朵团团包围天地间飞舞,那边又有皑皑白雪冰山聚拢闪耀……
除了这一场巨大的风光盛宴,我又重新体验了敬畏和感恩这个词语的内涵,像是抵达圣城前的一次自我身心较量。而所有的汉字字眼只有在身临其境中才能活色生香起来,它们扩散开来,在浩瀚的天地间失去了原本的描绘功能,变得虚无缥缈,让人无法表达所面对的一切,就是词穷。
我坐过很多次火车和动车,很多个地方的。无疑,青藏铁路的这班,最特别。
后记
从拉萨回来后,不得不承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些嫌弃千篇一律的内地,连备受钟爱的成都都躺枪了,四年以来第一次无法忍受这里灰蒙蒙低沉沉的天空。拉萨那明媚高远、白云冲飞、万里碧蓝的壮观一去不返,心里只剩下低落的叹息,先前觉得很老旧、没有新意的高原民歌,竟变得那样清澈动听,听得人失魂落魄。
有一天,叶子姑娘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视频,她在那个人人都拿着50块钱拍照、人满为患人头攒动的地方蹲守了一天,延时拍摄出了一段极其震撼的布达拉宫视频,我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晚上竟抱着这段视频睡了过去。
这些点滴变化让我自己都始料未及,颇为诧异。
也许,这就是一个回归庸常生活后的人对拉萨、对西藏的不自觉怀念。
201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