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中写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无比强烈而纯洁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人生。”
这三种激情,我更偏向于第二种,希望在青春岁月里,了解更多的人,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
《看,这就是哲学》,就是这样一本书,能满足我对知识的大多念想。四百多幅手绘插图,语言俏皮生动,伴我走近哲学的趣味世界。
书里讲了许多哲学家,每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其中的6位以及他们各自的趣味理论。
01罗素
对,没错!这就是唐纳德.帕尔默眼中的罗素!这位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天才,从小就显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喜欢数学和科学的精确性。他认为,哲学从属于科学。他在1924年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虽然见过宏大体系是哲学要做的事情,但我认为这不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批评和整理那些越来越被认为是真理的观念。比如,思想、物质、意识、知识、经验意识、时间。我认为。所有这些观念,都是不准确的、大概的,本质上是模糊不清的,不能成为任何精确科学的一部分。
然后,他提出了“摹状词理论”,还举了2个例子来论证。
1.“金山不存在”,看上去是在说,“有一座金山,并且他不存在。”
2.“当今的法国国王是个秃子”,或者“当今的法国国王不是个秃子”,但当今法国并没有国王。
最后,聪明的罗素用他独特的数学语言解释:存在一个实体c,当x=c,“x是y为真”。
02柏拉图
图中两位长者对马的看法,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理论和定义并不是依赖具体事例,而是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经验的一般化。当一个人关注理念知识,他就是用纯理性思维来思考世界。这如同释放的囚徒凝视着阳光,去欣赏上层世界的树木和山峦。
03亚里士多德
与柏拉图的解释不同,亚里士多德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反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认为理性是人本质的一部分,本质不能从实体上分开。(人要么秃头要么有头发,但是有头发或者秃头,对人的本性来说都不是本质的。它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后来,他提出了历史上最著名“三段论”,具体论证过程是这样的:
所有人都要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尽管亚里士多德,某些关于世界的经验论还不够完善。但他的逻辑学、伦理学、美学仍然是人类思想的永恒典范。
04康德
康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代表作《纯理性批判》出版后就进行过重大的修改。这说明,他是一个思想上不断进取、发展的哲学家。
他一开始分析直观能力,提出了“感性何种可能”。如“猫在席子上”,这样“以物质存在于时空之中”为先决条件。
他随后提出“先天演绎”方法。这种方法超越了直接观察,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无法摘除的有色眼镜”,我们通过时空来感知这个世界。因此,时空是心灵结构的特征。
他最后转向知性能力。他认为,某些知识建立在知性的先天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知性范畴”,包括单一性/多样性/全体性,因果性、实体性。
康德的立场,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间的折中立场。
05尼采
尼采有名的一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会让你变得更强大”。如今,这句话成了鸡汤,说多了,哲理都变得乏味。
尼采有一颗狂日错乱的心,他认为语言通过撒谎来发挥运用。语言生产出缪论,对人施行暴政。他谴责柏拉图“对时间的恐惧”,渴求虚无和死亡。
他的“上帝之死”,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有人认为,上帝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着几千年的道德伦理。当尼采发现,这个伦理没有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意义,反而影响人们寻求知识。尼采宣称“上帝死了”。
也有人认为,尼采是要宣布传统形式的权威——历史的、政治的、宗教的、道德的以及文本的权威——的终结。
但尼采本质上却并不拥护悲观主义,他为此被后人称为“新的虚无主义者”,行走在精神世界里“永恒轮回”。
06杜威
杜威凭借实用主义活了很多年。他深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影响,然而在詹姆士和达尔文影响下,又渐渐远离了黑格尔主义。
他认为,从无知到知识的转化过程,其实就是从最初的困惑走向最后的清晰。观念是行动的计划。思想,如果没有转化为对经验加以排序的行动,便毫无用处。
他认为,科学事实与价值之间并不对立。这与探索者的兴趣有关,因为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制度的建设做贡献,这种贡献需要一定的经验,那就是感情强烈的“宗教性”经验。
结语
哲学的意义不在于哲学的思考层面,而在于用哲学的方法处理人生的各种问题。《看,这是哲学》希望你看的不是“心即理”,而是“知行合一”。因为每位读书的人,都是海边贝壳的孩子,对面的大海,才是真正的生活,需要穷尽一生来体验,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