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熟人,个人生活不顺利:想发财,从沿海到西北转了大半圈没找到门路;想做学问,年过半百才评了个副高;想拥有浪漫的爱情,结果老婆都不要他了。
或许就是因为境遇不好,他养成了一种对他人的仇视心态,逮着谁骂谁。你学问做得好,他会说你东拼西凑,毫无个人的创见;你做了领导,他说你整天只会吹牛拍马,没有一点骨气;你赚了钱,他会说做生意的人只知道坑蒙拐骗。一句话,只要比他活得好的,没有谁是好人。
对不顾事实刻意攻击别人的言行,我一向非常反感。一个人的境遇不好,事业上缺少建树,并不必然成为别人轻视你的理由,但一走进麦城就认为都是他人挤占了你的生存空间,没有敌人也要制造出敌人来,这个人注定会被人看不起。
想起一个词:忠厚。忠厚不是要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别人打你的左脸还要送上右脸,不是无视尊严向每一个走近你的人媚笑,而是必须站在别人的立场想事,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比如做着明显会让人不快的事情时想一想别人的感受,
比如追求个人利益时考虑一下是否会损及他人的利益。有了忠厚之心,别人品行端庄,你不会鸡蛋里挑骨头;别人有缺点,你会就事论事,不会无限上纲上线。
对他人友好,是一种明智。世间任何一件事总有两种样貌:一是客观情形,二是我们的主观感觉。当你的主观感觉符合事物的客观情形,你的理解、分析、评价就是中肯的;当你的主观感觉背离了客观情形,你对事物的看法就会变形。所以,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经历丰富、学养渊博、见识卓绝的人,评价人与事很谨慎,对待别人的意见也非常谦逊,该妥协时愿意妥协;坐井观天、不学无术的人,总觉得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比权威、不容更改,必须执守到底。
一个人随意、污辱攻击别人,别人绕道而过,不一定是怕你,很可能是觉得与你这种人计较,浪费了他宝贵的时间。人家若是与你短兵相接,也是理所应当,没有谁天生必须宽容你。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动物,是动物就有因某事生气的时候。何况,
文明社会总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随意污辱别人肯定要受到惩罚,这种惩罚既包括道德谴责、法律制裁,也包括可能遭遇的来自被损害者的以牙还牙。真到了这样的时候,你攻击别人时的那种扬扬得意,一定会化作无休无止的懊恼与烦心。
用心读过杂文家刘兴雨兄编的《胡适杂文》,感觉极好。胡适的文章没有当时一些文学家的文采,结构也少曲折,从艺术性来说并非上乘之作,但他温和、冷静,无论是说政治、社会,还是聊教育、人生,都是娓娓而谈,不情绪化、不偏激、不侮辱人格。其理性精神值得今天一些人好好学习。
生活就像墙壁,永远充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你给予这个世界温情,你得到的往往也是温情;你给予这个世界怨恨,你得到的也只是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