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和人打交道,有些人很爽快,有些人很磨叽,有些人雷厉风行,有些人优柔寡断。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事风格。干事的人简单认真,不干事的人推诿扯皮。不干事,不说理由,任人百般猜测,对人百般刁难,打太极般让人无从下手。
文哥是最近认识的一个朋友,50多岁,真诚,好学,精力旺盛,龙精虎猛。干一行,爱一行,谈到工作两眼放光。从国家政策到行业法规,解读透彻。
我每次和文哥聊天都如沐春风。一件事该如何做,一句话该如何说,都如兄长般谆谆教导。从做人到做事,都有启发和收获。
优秀的人谦卑,果然。
无论与人打交道,还是管理团队,谦卑都极为重要。
万维钢老师曾讲过一本书说到:如果你在一个领域内能占到前5%很困难,但若在两个领域内能进入20%,那就相对容易且厉害了。如既是优秀的程序员,又擅长演讲。如漫画画得好,故事讲得好,又懂办公室政治,这样的人很容易做出一番成绩。
我的理解:样样通,样样松。学的领域过多,但仅仅学了皮毛,反而什么都没学好。不如找两到三个方向研究,最好还是截然相反互补的。如文学和理工,对自己的思维锻炼有益。
中国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处在一个蒸蒸日上的上升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作为中国人,世界的舞台是向我们敞开的。要想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就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球化人才。
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随意的,忽而兴致勃勃,全情投入;忽而意兴阑珊,松垮懒散。人生犹如一片落叶,随风飘散,无所依归。
当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犹豫、蹉跎、曲折之后,以一个时间段(5年)为期,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而坚实的努力。思量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人生增量,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一个人如何对待学习:郑重、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世界上最痛苦的思想,不是遭遇失败的痛心,而是满怀“我本可以”的懊悔。
无论在什么年龄,尽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过别人的人生。
态度比智商更重要。坚信自己能成功,大脑就会受到这个信念的驱使,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的核心不是年龄而是心力。今天是你余生最年轻的日子,我们有什么理由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延伸到年龄更大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