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日报刊登了《只有站在机床旁,心里才踏实”》一文,文中讲述了王士良19年来,从一名职场小白蜕变成兵器工匠的传奇故事。“坚忍卓绝兵工色,誓把一生献给党。”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王士良”精神为动力的“新能源车”,加足“马力”一往无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绚烂”人生,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长挂“浅水难以负大舟”的初心“档位”,做永不抛锚的“新能源车”。人生如屋,初心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王士良矢志践行为国锻造“优秀的技能人才”的初心使命。他数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基础理论、精心打磨各项技艺操作细节,始终奔跑在成为一名极致“兵工人”的目标道路上。在他功成名就之时,有私营企业高薪挖他去当厂长,但他仍坚守岗位,他说,“我这辈子的目标就是做一个‘金牌工人’,只有站在机床旁,心里才踏实。”同时,他不只是充盈自己的“羽毛”,还播撒助他人成才的种子。他开设高技能培训班、高技能人才技艺现场演示课程,将专业知识技能技术传承开来,让430多名技能人才受益。广大党员干部要锚定前行方向的“领航灯塔”,紧跟初心使命“导航仪”,始终沿着最初的方向这条路线长挂“前进挡”,奔赴人生的高地,做好知识储备、本领提升,为党和人民事业创造自己的价值,确保新征程上不“抛瞄”、不“打滑”、不“空转”。
激活“佳句天成风尽垩”的匠心“驱动”,做高效科技的“新能源车”。王士良凭着一股“钻研劲”,带领团队完成8项立项任、技术攻关82项,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报发明专利1项,总结、提炼特色操作法5项,编写数控车替代普通车加工工艺的新数控程序421条。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他刻苦钻研、“匠心”独运的体现。在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他说:“我这一生,只想做成一件事。”为了攻破研制难题,他打破传统观念,废寝忘食自学研究、不断的摸索总结,最终利用数控技术,发明了“特种材料端面深孔V形槽加工技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攻坚克难“急先锋”和闯关夺隘“领路人”。广大党员干部要激活匠心“驱动”,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形成“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益求精思想,打造“日进日新”的创新思维,在平凡岗位上、急难险重领域中,都要秉承一颗“干一行、专一行”的匠心,将工作做到由熟悉到精通、由精通到极致,打破思想固化藩篱,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成为各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加足“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引擎”,做动力不竭的“新能源车”。温室里长不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劲松,平静的海面练不出搏风击浪的水手。不拼搏奋斗的人生永远不能跨越前进路上的阻碍,无法在攻坚克难中成长成才,无法在知重负重中强化责任担当。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在19年后成长为一名举国闻名的“兵器大工匠”,王士良看似传奇的人生背后,展现的却是最朴实的人生进阶真谛:只有驰而不息的奋斗,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烟火盛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王士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踌躇满志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持之以恒的毅力努力拼搏、奋进昂扬,顺境时不贰其心、逆境时不易其志,保持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切实担负好党和人民交付的时代重任,让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梦想之花。(广东韶关南雄陈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