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国学大师说过,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福报,只是他无福消受,就与福报擦肩而过了。
福气,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到人们的身边。它所挑选的人群,大多都是有能力接受福报的。没有能力接受福报的人,任他遇到再多的福报,他也抓不住。
就拿《喜鹊和寒号鸟》的故事来说。
只要晴天一到,喜鹊都会飞出去找寻材料,以此来搭建小窝。可寒号鸟不一样,只要是晴天,那它都会在山谷的夹缝里面睡觉,反正啥都不管。
在喜鹊看来,平安无事的时候,就得为了将来作准备。而在寒号鸟看来,当下无事就可以了,等有事了再说。
结果就是,寒冬降临,喜鹊在温暖的小窝中度过了寒冬,而寒号鸟却在冰天雪地中冻死了。这,就是它们不同的归宿。
无论是喜鹊,还是寒号鸟,都可以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福报,可寒号鸟终究还是错过了。这,并非是福报的问题,而是它本身的问题。
要知道,最上等的福报,只会悄悄地来到这几类人身边。
02
最上等的福报,会来到“居安思危者”的身边。
人,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会遇到不同的“危机”。对于危机,看法不同、行动不同的人,那他们的往后余生,通常有着巨大的差别。
小镇上有两兄弟,大哥习惯存钱,而二弟则喜欢大手大脚。每一次见面的时候,二弟都会说大哥活成了守财奴的样子,一点生活的情趣都没有。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哥和二弟所属的企业都破产了,他们已经处于失业的环境当中了。这个时候,大哥反而是活得最安稳的。
原以为找工作会顺利,谁知道现在的企业都不要外来的员工了。没办法,二弟也就只能打点零工,日赚日花,根本没有余钱。
对此,二弟才感慨,做人不懂得居安思危,才是一切不幸的开始。
其实,真正的福报一直存在,只是我们都忽略罢了。真正有福报的人,必然会思考当下和未来,尽量做好生活的平衡。
03
最上等的福报,会来到“懂得生活”的人身边。
有一位禅师说过,现代人连“清福”都不会享,满身贪嗔痴,那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幸福。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清福”,能不能享受到,就只能看人之心性了。焦躁暴怒之人,哪怕福气就在他的面前,他都抓不住。
唯有那些习惯“静以修身”的人,方能以一颗平常心去抓住福气,在顺其自然的过程中领悟生活以及生命的真谛。
比如说在休息的时间里面,忧愁暴躁的人,只会胡思乱想,周身散发着怨气,不是抱怨这里不公,就是说那里不好,那他又能过上多好的生活呢?
面对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有修养的人会懂得感恩生活的馈赠,同时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儿,种花也好,养猫也罢,就算是读书旅行,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只能说,懂得生活,这四个字,谁都会说,但并非谁都能做到。这,就得看人之智慧了。
04
最上等的福报,会来到“知足常乐”的人身边。
无数人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人,也就那么大,跟自然对比,微小不堪,可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欲念呢?
对此,《七宗罪》中给出了一个答案,人类,本就有贪婪的原罪。
吃饱了饭,可看到别人吃了山珍海味,人们会贪心羡慕;有了安稳的生活,可看到别人享受奢华,人们会贪心羡慕;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可看到别人资产过亿,人们会贪心羡慕。
这,真的有必要吗?人的躯体,也仅仅是一个“臭皮囊”而已,吃不了太多,也无法拥有太多。如此,我们一味“求多”,是不是就跟自己过不去呢?
人活一世,没必要让自己的欲望膨胀。只有知足,才能快乐。只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方能让内心充盈起来。
强求,盲求,本质上都是“求不得”的苦的开始。
05
最上等的福报,会来到“和光同尘者”的身边。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和其光,同其尘。
跟所接触到的光芒交汇在一起,跟身边的一切相融合,不排斥,也不逆道而行。如此,才是人此生最高级的智慧。
所谓“和光同尘”,其本质就是让我们顺从自然的规则做事,同时也要接纳这世间的一切。无论是公平,还是不公平,平常心面对就好。
苏轼说过,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俗世之间的一切,都各有它们的归宿,我们又何必纠结不堪呢?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尽力而为,接受因果,那就可以了。
生活,永远都不缺福报,只缺乏能够把握福报的人。这人在哪,就看我们的境界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