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意犹未尽,却已戛然而止。
好书读罢总是让人如热恋一场,不忍分手。
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十 明清文艺思潮
(二)浪漫洪流
以“童心”——“真心”作为创作基础和方法,也就为本来建筑在现实世俗生活写实基础上的市民文艺,转化为建筑在个性心灵解放基础上的浪漫文艺铺平了道路。“童心说”和李贽本人正是由下层市民文艺到上层浪漫文艺的重要的中介。李贽以“童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的观念束缚,甚至包括无上权威的孔子在内。
是以智慧(理解)而不是单纯以动作形体的夸张(如外国丑角)来取悦一样,中国的浪漫主义仍然不脱古典的理性色彩和传统。
(三)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例如在元代和清初,这种人生空幻感由于有了巨大而实在的社会内容(民族的失败、家国的毁灭 ) 而获得真正深刻的价值和沉重的意义。
《聊斋》一书,“观其寓意之言,十固八九,何其悲以深也”“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红楼梦》,千言万语,却仍然是鲁迅几句话比较精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四)绘画与工艺
像以著名的以亦哭亦笑的“八大山人”作署名 所代表的那种种傲岸不驯、极度夸张的形象,那睁着大眼睛的翠鸟、孔雀,那活跃奇特的芭蕉、怪石、芦雁、汀凫,那突破常格的书法趣味,尽管以狂放怪诞的外在形象吸引着人们,尽管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内在激情和激动,但是也仍然掩盖不住其中所深藏着的孤独、寂寞、伤感与悲哀。花木鸟兽完全成了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幻化和象征,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而深深感伤的人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