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特岗考试的时候写下的作文题记是“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今天的我正从事着这份光荣的的教育事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推崇的是那时作文中写的赏识教育。
我把我们班分为三大组。分别是ABC3组。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在黑板上写A组.___B组.___C组___每次他们的表现,我都会在后面用正字的笔画方法给他们记录。(1)例如上课回答问题积极,好表扬一次。(2)上课纪律好,表扬一次。(3)小组组员团结表扬一次。。反之则批评一次。在他们各小组后面画上一个×号来记录,每次上课结束之后,来评比出表现最好的小组。有一天出现了一个问题,令我始料未及。其中一个C组有一个学生。每次回答问题都回答错误而且不学习,纪律又不好所以她们那一小组被批评了好多次,打上了好几个×号。他们那小组的人很生气。便向我提意见,说不想让他和他们一组。我说比的就是团结,如果你们抛弃她不让她和你们一组,那你们这一组就输定啦。于是他们组员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慢慢的接受他。在上课的时候,我有意无意的观察他,并在每次上课时都强调,老师喜欢有进步的学生,现在你们在老师心目中都是最可爱的学生,老师很喜欢你们,但是老师心目中只有喜欢的学生,还没有讨厌的学生,看看谁想当第一个老师心目中最讨厌的学生?每到这时学生都会表现很好,可见他们都希望当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可能是因为那位同学的基础弱,每次回答问题都回答不正确。我的原则是,只要是上课认真听讲,问题回答错误了,老师不批评,回答正确了,老师表扬。虽然他回答错误,但是他的纪律有了进步,所以老师没有批评他。当然在他们的小组评比下,我既没有记录表扬也没有记录批评。不过A组表现非常棒,他们那一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而且响亮正确,纪律也特别好,我就多次记录表扬了他们。而C组虽然没被批评,但是也没被表扬。提问的时候,她们那一小组的人员都不想让我提问他,因为我提问的原则是每个小组提问的机会是一样的,假如说提问了他那么就相当于他们小组的其他同学就少了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相应的表扬机会有可能就会少了一次,有同学私下给我说,老师你能不能不要提问他,再提问他我们小组就要输了……看着情况不妙,如果在不出面解决估计他们都开始排挤哪位同学了,我就对他们说,如果他回答对了,那么不就表扬你们组了,你想一下,回答正确表扬一次,他的有进步在表扬一次,你们组有同学去帮助他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有可能也被表扬哦。你们组可是多倍表扬呢,其他组现在都特别羡慕你们组呢,所以你们下课多教教他,老师上课多多提问他,你们太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吧,C组的学生一听,感觉特别好,跟他们组得了大便宜似的特别高兴的走了,下课时我发现那位同学旁边有同学教他,给他检查作业,帮助他,更离谱的有同学怕他作业忘记带还帮他放书包里,慢慢的,这位同学的成绩有了进步,显然他自己很有成就感,他们小组得到表扬的次数慢慢多了起来,而且这位同学和他们小组的关系也慢慢变得特别好!
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的很对,“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
也许赏识教育就是鼓励、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孩子。当然,真正的运用赏识教育并不简单,赏识要和道德教育相结合,没有赏识的批评叫摧残,没有批评的赏识叫溺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会继续努力与你们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