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是心灵的洗涤;敬畏,是进步的提升;钻研,是潜心的付出。有幸得此培训机会,有缘走进商丘师范,得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享一节心灵碰撞的出彩报告,何其幸哉!
梅老师给我的第一感觉:朴素大方、和蔼可亲、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一天的讲座娓娓道来,让我耳目一新,在思政课的迷茫中点燃一盏照亮前途的明灯。
梅老师把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为首要突破点去讲,《道德与法治》首先要讲“德”,“德”行天下。“道德源于生活,内化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这恰恰响应了习总书记的“立德书人”。梅老师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生活规范等基础文明素质的培养,是思政课教师迫切的任务。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我们这个学科就是教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自己小,他人大。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之中,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课堂教学目标本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
一节好课,要让老师认可,更得让学生认可。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是不断推陈出新,打破常规,让自己的课堂和灵魂永远行走在路上,而不是止于课堂禁锢、止于知识传授。梅老师给了我们鲜活的榜样,他的每一次报告、每一节思政课,都是血汗的结晶、渊博的累积,都是研究学生、研究时政、研究教材、研究国情、研究学情,更是研究培养人的集中体现。
梅老师敢于创新,敢于引领我们探知思政课的新领域。这场受益匪浅的讲座,是我以后做课的新起点,我定会把个人梦想寓在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中,让它在自已的课堂上发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