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研习班
第13课 看清学习时的隐性病态和灵性混乱 作业
关键词:小确幸。
什么是“小确幸”呢?这个词最早出自于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原意是指只要用心体会,就能随处感受身边“微小但确切的幸福”。有以下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
1,小确幸,是种经由描述、感受或者放大这些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物,而创造出一种感到值得了、被「治癒」的氛围,以忘却忽视种种工作上、生活上的困境。然而这些困境即便从最个人的层次来说,都不会因为有了小确幸而得到解决。(摘自《别让小确幸变成大不幸》)
2、小确幸,是重建生活上面美好的回忆、经验。因为所谓的自疗重点,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你必须每天更新,重新建立新的细胞,新的动力。每天更新,找好的东西,就是治疗的药。也是一生的功课,不是一朝一夕的。(摘自第6课《如何做到真正放手》)
前者,是针对一种阿Q式精神的社会现象,在修辞上已经变为掩盖社会事实及结构问题的视角,只看到满足于眼前让自己愉快的事物,而看不见逃避探寻让自己痛苦的原因。通常小确幸被使用时会伴随着美食、美景等等让自己满足的事物,以及可能被隐藏起来的工作、生活困境。
后者,是指面对情伤,安静、清理、小确幸是重建生活的必要步骤。这里的“情伤”,指的是可以改变人一生的伤口,许多人因此而性情大变,陷入的困境波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
小确幸,什么时候用最合适?
从个人的立场出发,踏踏实实、朴素的感官经验,集中、细节、当下、清晰地观照,自然会形成与小清新式的小资情调不同的
扎根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在面对情伤,重建生活,走出困境后,自然会在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出现“中确幸”甚至“大确幸”。反之,停留在普遍性的消费主义的满足层面,没有反观自己内心深处,自然是无法扎根和重建,毕竟“最大的Mo,不在外面,而是停顿”。(摘自第6课《如何做到真正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