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过,热闹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远去,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我们自己的学习。村里读高中的学生们昨天都返校学习了,很多上班族也都回到工作岗位上。
人生不就是分分合合嘛,习惯了就好。想起读高三的那年,爸爸从老家回广东的前一天。我已去学校报道,然后正式上课了,他亲自来我学校看望我,叮嘱我好好学习,争取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村上大学的人很少,所以我想成为那个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去,让以前瞧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那时我是害怕离别的,因为他们一走就是一年,可是我没掉眼泪,表面上我还是多坚强的。现在回想起来,当初还真是没长大,每到开学季都会惆怅一阵子,很难适应离别的日子。可后来就渐渐的习惯了离别,虽然那时的自己也如同伤春悲秋的诗人那般多愁善感。于是在阳光很好的日子里,坐在校园的草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安安静静地写下这些感触。
我承认自己一直忍受不了离别这个词汇带来的感触,不是我悲观,也不是因为我是处女座的缘故,这种情思就像一根藤蔓,随着我长大而一直存在着。大概很多人会说,都已经成年,却还那么矫情,也该学会长大了吧!
小时候的无忧无虑真的令人怀念,不用担心学习成绩不好,不讨人喜爱,也不用为毕业以后担心找工作发愁。那个孩提时代,我们总是面带笑容,活的很自在。喜欢和谁一起玩就和谁待在一起,不必考虑别人太多,那时的自由真可贵啊,甚至连自己生病的时候都会开心一阵,因为这时他们会满足我们的小小愿望,不仅买些好吃的哄生病的我们,还可以借此请假不去上课,在家躺着看《猫和老鼠》,小小的我们却也真的很幸福不是吗?
而如今我们再也回不到那时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时光了。
爷爷奶奶如今老了,头发花白了。从前身体硬朗的他们现在连走路都举步维艰,为了庄稼,长期的劳作压弯了他们那挺直的高粱似的腰杆,让人心疼,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我们的陪伴。陪他们聊聊家常,给他们倒杯茶,捶捶背都是孝心的体现,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真正的孝都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细节里。
在课堂上,老师不会教我们这些知识,那些做人需要明白的道理往往都是先辈们教给我们的,所以对他们,我们不仅要敬重,更应体贴入微,给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心。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他们根本不在乎物质,反而是精神上的理解。
成长的路上,我们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但是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那些失去的并不需要太在意,我们拥有的远大于失去的。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人的感受,他们对你的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
所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