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应该是人尽皆知的词汇了,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小孩,似乎每个人都想躺平。先分享几段我和我母亲的对话:
对话一:
我:妈咪,为什么你要花两个小时自己做肠粉?那么麻烦,我出门买就好啦
母亲:我做的好吃呀
我:可是也太浪费时间了吧!
母亲:我没事干呀
对话二:
我:妈咪,你不能看点书,看点纪录片,看点有营养的东西吗?天天看电视剧
母亲:看了也记不住呀
我:记忆力是反复练习的呀
母亲:我练习来干嘛呢?我又不用上班
对话三:
母亲:你天天在房间里,一天上24小时班吗?
我:我在学习看书呀
母亲:学习要一整天吗?
我:不然跟你在厅里看电视吗?
这三段对话中,彰显得好像我很积极很向上,实际上,我也不过是那个每天十点多睡觉赖床到八点的普通打工人而已,上班时,偶尔还冲杯咖啡。或许上班时间长,学习时间长,只不过是因为不够专注,效率低下罢了。然而,时时刻刻跟别人的对话中,总会不自觉地倾向于‘鞭策成长’、‘不能躺平’、’躺平人生无意义‘等。但身体很诚实呀,回深圳那么久,几乎没咋系统的运动、每天睡得比我上小学的侄子侄女还多,直接就是老年上班躺平状态。大家都会说,你变了,你怎么这样了。
其实,我也没有怎么这样了。躺不平的心态不过是社会的舆论所致,人人自危、35岁中年焦虑、延迟退休、高企的房价、飞涨的物价。。有多少人能理直气壮的躺平?否则,那些存够100万退休的年轻人、兜里只有5000却好不焦虑的211们应该上不到热搜吧?新闻从来不会报道大多数。而躺平的身体则是最诚实、最真实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教你如何摆脱’伪努力‘的鸡汤能获得超高点击率的原因。但是,放弃吧,他不会给你带去任何意义的。看了也是浪费时间。
那么,究竟我们该躺平还是不该躺平呢?个人觉得有三个方法可以帮你做出决策:
1. 你享受安逸的生活吗?你享受周末跟朋友喝小酒、谈天说地的生活吗?在这些瞬间如果你没有半点愧疚感那就躺平吧。
2. 你会以‘小’为乐么?生活中很多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其他所谓宏大叙事只不过是用另一种的手法来让它看起来令人向往。这些生活中的‘小’,如果能成为你快乐的源泉,那就做吧。哪有多少人真的会像马斯克一样想改变世界呢?
3.你富足吗?内心的富足,不会被外界所轻易影响,很简单就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有自己完善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且能坚定自己的选择。如果是的话,那就躺平吧。因为你会发现,躺不躺,对你来说都没什么区别,选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