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生物智能的进阶

现在谈论着人工智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意义在于智慧从生物向非生物的转变。同时,随着非生物智慧的产生,也许会推动生命从物质形态向非物质形态的更深层次的转变。这一切暂且不论,单单来讨论非生物智能的演进。

在现在和过去,所有能够称得上智慧的事物,都必然是基于物质生命体的。不论其智慧层次的高低,都是现有生命,然后发展出感知,最后是以思维为表现形式的智慧生物。但拨开智慧的本质,不过是能量在生物体(主要是有机生命体)内的转换和运转。不管是高等智慧生物,如人类,还是低等智慧生物,如各种有脑动物,其都遵循着相同的智慧运转机制,只是其程度不同罢了。

那么今天所说的人工智能能否实现?处于什么阶段呢?如果信息数据化能够如生物体一样实现能量的转换和运转,那么非生物体的思维系统就有可能产生,这就是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的理论前提。当然现在人工智能还处在一个从生物体向非生物转换的过程中,严格的说现在是漫长的自动化时代。自动化是从生物体智能到实现非生物智能的一个转换过程,但其本身也有很多个层次。

最初阶段是单一自动化,这是随着机械发明开始的,在工业革命后被急速放大。

下个阶段是连贯自动化,就是类似于流水线一样,可以自动完成整个过程。

接下来是互动自动化,就是多个自动化之间的联动和转换,着就是现在所谓的物联网。早期是通过巧妙地设计,使各个单一的自动化系统变成联动。现在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了自动化的互联互通。

最后是选择分析性自动化,就是自动化体系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多种不同的选择。这个阶段看上去已经有了智能的外表,但它本身不是智能。不过是个表象,其本质依然是自动化,只是认为设定了各家复杂的程序。

以上就是现阶段所谓的非生物智能的大体分类,但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与此同时,信息化在自动化过程中发挥了加速的过程,但本身并不会推动智慧思维的本质发展。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放大了机器单一的运算速度。就好比人跟电脑下象棋,肯定是电脑运算的快,但并不是人脑比电脑慢。其实人脑比电脑运算速度快N个N次方倍,只是人脑的运算转化成立意识,而不是算数。应该说,并不是信息化的自动化运用推动了人工智能,而是信息化本身的数字运算推动了非生物智能的质变和产生。

2017年9月1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初有关Alphago的围棋人机大战着实引起民众不小的关注。正好机缘巧合在图书馆遇到《智能爆炸》这样一本应景的好书...
    5008de82a597阅读 10,375评论 3 23
  • 从室外的植物丛中回到室内之后,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面对手机、电脑等人造智能电子产品。 现在,我们和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
    丹菡阅读 7,490评论 2 11
  • 作者:张江 制造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是科学家们最伟大的梦想之一。用智慧的大脑解读智慧必将成为科学发展的终极。...
    图灵教育阅读 8,274评论 7 44
  • 冬已至,天犹寒。 令我禁不住想打喷嚏。
    一刻芳华阅读 1,670评论 0 0
  • znazna阅读 8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