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于2017年3月14日下午5:40因病去世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最后的时刻我没能陪在他的身边,这可能将是我一生的遗憾!
父亲走了,可我觉得他还在我的身边!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去体味失去父亲的悲凉。
过去的一周,一直忙于处理父亲的身后事,各种琐碎的事情让人忙碌到无暇去悲伤。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一想到与父亲将生生世世不再相见,这让我深深绝望!
今天,我重新拾起文字,深深悼念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这辈子活得很艰辛!
父亲18岁就得了脑淤血,差点丢了性命,后来虽然捡回了一条性命,但是却变成了一个没有劳动力的残疾人!这对父亲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18岁以前的父亲聪明、灵活、充满了力量!村里的人都说父亲如果不遭逢变故,将能大有作为!
父亲爱好读书,依稀记得小时父亲给我讲《七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家里还能找到诸如《镜花缘》《封神演义》等书籍。所以我的童年里从来不缺故事,父亲看过的书,我在识字后就略略翻了一遍。因为我总疑心父亲讲的故事不对,父亲只读到了小学三年级,我有心去印证父亲讲的内容。因此而养成读书的习惯,是父亲给予我最大的财富。
父亲虽然读书只读到了三年级,可他却能看懂《周易》《八卦》等在我看来玄而又玄的书籍。他教我如何看卦象,如何合八字,可我就是怎么都不懂。
父亲是在27岁时结的婚,娶了智力残疾的母亲,一年后生下了我。村里人都为我家的生计犯愁,担忧父母要如何养大我。印象中父亲为生产队的农机厂守过大门,和母亲做过小贩,卖点小东西补贴家用,可生计实在艰难。后来父亲专为别人代写书信、给人看看日子、取取名字,也算是学以致用了。父亲的字写得极好,即使只有右手能动,父亲也用认真向我示范着书写的态度。
生活非常艰难之际,父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还是:“你要好好读书,不要担心家里没钱,只要你能考上大学,砸锅卖铁都会让你去读书的。”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从不敢懈怠,因为不能辜负父亲,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我学习的最大动力。我感谢父亲在读书这件事上对我的高期待,让我的人生不至于因家庭的艰难滑向更难的境地。
上初中之后,我开始了住校生涯,只能周末回家,和父母聚少离多,感情的表达不免变得含蓄。可是我知道父亲有多么记挂我,逢周末回家,父亲总是做上几个好菜给我改善伙食。可我知道他们平时是多么俭省,多么苛待自己,一顿饭有时就着咸菜就解决了。
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真的非常高兴,走到哪都要向别人絮絮叨叨,他的姑娘多么的出息。可是我上大学的费用着实让他为难了,虽有来自民政的救助,可04年时的救助真的是杯水车薪。父亲放下尊严四处举债,大多数人宁愿施舍给他不多的几块钱,也不愿意借给他钱,毕竟那要承担风险。父亲凭着这种乞讨式的方式为她的姑娘筹来了一年的学费,他把那些借给他钱的人的姓名一一记下,即使有的人的捐助只有几毛钱,并告诉我不要忘记别人的雪中送炭之情,有能力了以后要回报别人。所以工作后的我,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别人,是父亲教会了我感恩。
工作之后,回家的时间更少了,我总认为父母还年轻,他们还能等我,等我有能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可是什么是更好的日子,是给他们很多很多的钱吗?给他们的钱,他们依然舍不得用,存了起来,又拿回来给我。父母需要的从来只是你的电话,你带着孩子回家。
父亲有一个不好的嗜好,喜欢喝两口。这让我很担忧,因为父亲行动不便,喝醉之后更容易摔倒。我很强硬地要求父亲戒酒,父亲口上应着,可还是不改。母亲为此和父亲大吵了很多次,着实很苦恼。所以每到赶集日,我就会给他打电话,因为这天他总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在集市上喝上几杯豆腐酒。我要确定他已经安全到家,我才能安心去做事。
现在父亲走了,我无须再担心他是否喝了酒,是否安全回到了家。可是我的电话在赶集日再也打不出了,再也不会气急败坏地催促他赶紧回家,再也听不到母亲对他的责骂,再也不能感受到父亲对我含蓄的爱。
此刻,我真的感受到父亲走了,我再也没有爸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