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中心小学 叶民乐
晨光正在南京上空盘旋,初醒的太阳的桔黄色的眼睫已落在高矗的楼房的顶端,路旁的银杏悄悄地与我们打招呼,绽开了美丽的笑脸。我们十人提着行囊坐上了南京南到江苏宜兴的高铁……
宜兴市实验小学首届“东氿之秋·好课堂”高峰论坛,沸腾着,喧嚣着,涌起一股热烘烘的气浪,我们在寻经问道:
周霞老师执教的《松鼠》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周老师结合前一篇说明文《太阳》和课后练习题《中国大百科全书》选段,巧妙地打通了说明文本,采用“对比阅读”的策略,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不同的表达方法,感受说明性文章语言风格的多种多样,并尝试了迁移运用。
王叶婷老师执教的《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王老师直接揭示课文的中心句,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词“高明”展开学习,自读自悟,从动作、环境、声音等词语中体会感悟刺猬偷枣的“高明”,王老师由扶到放,采用了生生结合、师生结合的方式学习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讲有趣。
宋运来特级教师执教《王戎不取道旁李》,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幽默的语言加突如其来。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在愉悦的课堂中获得知识,而不着痕迹的幽默更是反映出宋导师的智慧和个人魅力所在。二、结合教材充分地分析学情,四年级学生对文言文还停留表层,宋导师对学生的疑难点把握的十分准确,并巧妙地设计引领学生在多层次、多梯度的朗读,进而抓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再通过让孩子情景表演,深度理解王戎透过“观察路旁的李树多子”的现象看出了“李子苦”的本质,使学生明理。三、亲切的特别的评价方式:轻拍学生的小肩膀、赞许地注视、认同地点头、温暖地握手、舒淇的大拇指……,这些无声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建立了自信,让课堂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