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算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的那么的客客气气,不会坦然的吐露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别人就会全凭感觉的猜测一些客套的意思。我们从小就见识到了太多客套的方式,我们也渐渐的学会了如何客套。也需我们每个人所养成的客套习惯不一样,但是基本就是要非常的客气,不能十分直爽的接受别人的好意,你来我往的方式来拒绝或者接受一番好意。这大概是我对客套的基本理解。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客套所产生的效果又不一样。
在我身边经常出现的客套有这几样情况,别人买了我家的东西,我给别人送过去的时候,买东西的主人就会非常的热情的招待我,给我泡一杯茶。但是因为我不口渴又怕主人太麻烦,自己其实喝不喝茶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主人都会认为我这样的拒绝都是客套话。基本主人都不会相信我所说的话,他们会坚持的给我泡一杯茶。这算是体现主人热情的一种态度吧。我想拒绝是害怕麻烦别人,因为我自己不需要喝茶,但主人强行给我泡了茶,不喝又感觉对不住主人的好意,所以就接受了。这就是我经常出门送货要进行一次的过程。我有时候也想过,如果我不拒绝的话那就会怎样呢?后来想一想,如果不客套两句的话,又显得的自己不懂礼数。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客套方式流传了太多年,也使大人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让孩子学会客套几句,就算是自己真的想要也不能表现出来。在我还小的时候,过年了去走亲戚,当长辈要送我一些压岁钱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十分的想要的,但是我的婆婆却十分客套的拒绝,说一些非常流行的客套话,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实在是没必要,这怎么好意思,实在是劳慰哒。然后那些长辈也知道我婆婆说的都是客套话,他们也是用流行的反客套话来见招拆招。例如,这只是一点小意思,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实在没的什么好犒劳孩子的,这么长时间才来一会,这实在不算什么之类话语。见到这样的客套场面其实也很多了。我一直就是没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的客套来客套去的。后来才知道这样才能体现一个人懂礼数。要能体会别人的片心意,尽量不给别人增添麻烦。我所理解的客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对于现在的客套其实并不是太喜欢,因为有时候就感觉这的客套环节让人模糊,理解不了别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又感觉大多时候的客套话都是一些废话,就像一个人坚持是时候另一个人拒绝的时候,都不知道别人是真的不想要还真的是客套。现在我有时候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都不太想客套。我比较喜欢直来直去的相处方式,因为猜测别人的想法,还不如把选择权利给他们,这样比较使我安心。可能是我对于客套的理解还不够深,很多客套的作用发现不了。以后也还是需要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