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正念冥想记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正念冥想”(Mindfulness)。

    引用美国教授Jon Kabat-Zinn的话:"Mindfulness mean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译:正念就是有意识地觉察,专注于当下这一刻,而不附加上主观的评判)。简单来说,正念冥想是指一个人在当下对周遭事物,身体感觉,以及内心情绪均有觉察,却又不带任何主观评价。神经科学研究指出,正念冥想能够调节个体负性情绪,甚至改变情绪调节的大脑结构(Chen Yu 2011)。

    我原先觉得正念冥想是一个很玄乎的概念,但在读过神经科学家的书以及文献后慢慢了解到了它的可贵之处 -- 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人的大脑发育。于是,我便萌生了在自己创建的神经科学社团里,甚至是在学校,介绍并传播正念冥想的想法。

    社团会议总共没开几次,但几乎次次都和正念冥想有关。然而,即使我每次都精心准备了PPT给同学们讲解这一概念,每当我询问他们是否有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时,大家都只是摇摇头,并略带歉疚地说自己实在是太忙了,以至平时都想不起来。

    每听到这些,我都表示100%理解:我自己何尝不是呢?虽然知道正念冥想的好,却也没有认认真真坚持过多久。

    一个人,从懂得道理到付出具体行动,中间要跨越的沟壑不是那么容易能填平的。

    到底怎么样才能激发同学们对正念冥想的兴趣呢?光说不做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每做一件事时,似乎最难的是迈出那第一步。

    这就是为什么我决定不再单纯地和周围的人讲述理论了。我想:既然万事开头难,如果我带着大家开了一个好头,建立起了正反馈,是不是能够更有效地鼓励他们尝试并坚持正念冥想呢?

    于是,上上周时,我决定在神经科学社团建立一个小范围的“正念冥想组”。这个小组会在一周内每日使用正念冥想的软件练习,并每天在组内打卡,一周后观察效果。我跟几个希望尝试正念冥想却一直没有动力的社员聊了聊,发现大家竟然都跃跃欲试。几天后,我们便成立了一个小组。小组的结构和运行模式都再简单不过了 -- 群聊是手机短信群(微信在美国不够流行,打卡只不过是在冥想软件上截屏并发送到组里。不过我一直认为,在刚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尽量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是什么坏事。


我们使用的软件叫做Headspace

    其实在决定成立这个组时,我只是笼统地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正念冥想并产生真正的兴趣。所以我并没有给大家,包括我自己,设立什么具体清晰的目标,一切以探索为目的。

    一周冥想就这么拉开了帷幕。

    我很欣慰地发现几乎所有组员都做到了每日坚持,即使每天只做三五分钟,都是一场从零到有的转变。我自己也开始真正投入正念冥想,保证了每日十分钟的训练时间。这一周以来,我明显感觉自己情绪变平和了,对外界的感知也变得更加敏锐。

    同学们的反馈:小W说她明显感觉自身的压力值变小了;小D更加能够洞察外界事物的变化。最让我开心的是小C -- 她自称在练习了几日后,她第一次开始主动关注自己的父母的情绪并做到了与他们“共情” -- 不知道是不是正念冥想的作用。

    一周过去后,总体来看,大家的反馈都是非常积极的。不过,虽然我非常高兴能够和他们一起探索正念冥想,一起成长,但下一步该怎么走,究竟是否应该在学校更大规模推广正念冥想,以及究竟该怎么做,都还是未知。这个学年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将结束,我也不觉得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多大的成果。

    不过嘛,走一步算一步。我相信这次的“七日冥想练习”一定会在有一日pay off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也许你需要的是激情阳光和水 而我们却一起过起了日子 我喝白开 你饮可乐 坐在一起看起了电视 也许你渴望的是日出而升...
    feono阅读 1,332评论 0 1
  • 温度骤降两重天 寒风冷夜冻成犬 外套轻衫冰凉心 黑夜末班孤一人 下车风飞发丝扬 佛过脸庞心透凉 双脚冰冷步急促 旁...
    深海的阳光阅读 3,382评论 0 0
  • 日韩美混血,
    九哥999阅读 2,905评论 1 2
  • 曾国藩——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杜月笙——被称为“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
    Maei阅读 3,025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