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关平
五子良将里如果要选出一位悲情英雄,大多数人都会投票给于禁。
“物是人非”这四个字尽现于禁悲惨、凄凉的晚景,这一切源于樊城之战的那场暴雨。
他投降关羽是为了一己存活?还是为了三军将士?于禁究竟是贪生怕死的小人,还是忍辱负重的英雄?既已成为历史,于禁的内心究竟怎想难以得知,可他毕竟是跪着活了下来。可叹的是,铁骨铮铮的庞德在襄樊大地上誓死不降、气吞山河,对比之下的于禁更显卑微。
我的历史观受《天龙八部》影响较重,总觉得历史人物受到性格与人性的控制,深陷命运漩涡,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束缚:
乔峰苦苦追寻陷害自己的杀父仇人,未曾想幕后大恶人竟是其并未死去的父亲;
段誉一路上追求心中所爱,可每爱一人最后都变成了同父异母的妹妹;
虚竹只想当个普通的小和尚,却在无奈之下破了所有佛家戒律;
其余慕容复、段延庆、鸠摩智、游坦之、天山童姥等人最终都恍然大悟,原来一切缘孽都难逃命运的安排,枉费一生心思贪嗔痴妄,到头来不过是空幻如梦。
金庸结合了古希腊神话与佛教中的悲剧思想,创造出这本巨著,看似是虚构的武侠小说,却处处关乎现实人性。
————
再说于禁。一生为曹操立了汗马功劳,其功绩在魏国名列前茅。除曹仁、夏侯渊始终委以方面之任外,经历苦仗硬仗最多的将领就是于禁。
虽有大战合肥的张辽、击败关羽的徐晃和名震祁山的张郃同列五子良将,但于禁跟随曹操最早,于兖州起兵时便已投奔,与曹操曾共历患难,在治军方面又多受主公称赞,在军中地位非同一般,居于外姓武将之首。
也难怪听到于禁投降的消息后,曹操会深为悲恸,“哀叹者久之”。
这几个字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曹操的心里何其悲伤!尤其是庞德这个刚投奔的西凉降将作为参照,更刺痛了曹操的柔软之处。只有同甘共苦过的人才会体会那种弥足珍贵的战友之情,当情感遭遇背叛或摧毁时,带来的必然是撕心裂肺的凄惨。所以陈寿写曹操“哀叹”而非愤怒。
可于文则的心里又何尝舒服?他一生浴血奋战,战场上提着脑袋作战,历经九死一生,很难想象关键时刻他会怕死。若说皇帝立业英明、守业昏暴,是因为大权在握的骄纵和温床软枕的安逸,那么战场上的老英雄心境为何又有如此剧变?
翻阅史书,于禁自209年攻打梅成之后一直没有征战的记载,直到219年救援樊城才再次登场,而张辽、徐晃、张郃三人的战绩日益增多。于禁出道早,年龄大,是同时期五子良将中军职最高的,地位尊贵不在话下,此时曹操已让其居于养尊处优的位置了。
这十年的优待生涯也滋生了于禁的骄奢安逸之心。如果在此期间于禁不幸辞世的话,历史对他的评价肯定大不一样,可偏偏国家危难之际,曹操又命运般地将他的作战王牌推向舞台中央。
战国时乐毅、廉颇也非从一国而终,却依旧名传千古,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本国奸臣的谗言迫害,而于禁并没有小人挑唆,只好背上沉重的骂名。
我虽然相信平行世界的可能,但从目前人类的研究来看,历史只有一次,不会改写,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承担后果。于禁虽然可惜,值得同情,但这条不归路毕竟是他自己走的,不怨旁人。
想想于禁面对关羽时的恐惧,面对虞翻时的痛苦,面对曹丕时的羞愧,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蜀吴魏三国得到的同一种白眼,此情此景在三国时代还曾有过二例吗?
当时的一个错误决定,不仅留下了遗臭万年的评价,也使其人生的最后几年活在鄙夷与嘲讽之中。面对虞翻的多次羞辱,于禁颜面尽失,生不如死,这还是淯水边上威严如山的于文则吗?
可惜于禁未能向关羽一样来一个惊天动地的“于禁千里行”。
过往的一切成为了传说。
若是金庸先生来写于禁,他不正是慕容博、萧远山、段延庆、玄慈那样的可怜人吗?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只因当初错走的那一步棋。
如果孙权归还于禁时,曹操未死的话,也许会真心原谅于禁。以曹操之重情,绝不会一刀斩断三十年的深厚友谊,任之随江水而流的。可惜于禁面对的是曹丕,而不是曹操,这不仅仅是心胸宽窄、有情无情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与于禁没有经历过生死患难,不是刎颈之交。
我在想,如果十年后,有一个和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为了逃命,像于禁背叛曹操那样舍弃了我,我会不会轻易斩断这份感情?
想了许久,我也只能苦涩地笑笑,轻轻地摇头,人类的情感太过深奥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即便如曹操般伟大的人物都无法轻易割舍,何况凡辈我等?
也许我更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的性命。
我思于禁,写于禁,无意为其平反,只是暴雨过后那一抹斜阳下的苍老背影,深深触动了我。
2011-9-24初稿 2018/1/26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