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每个儿媳妇想到婆婆,不满和抱怨会更多一些。突然间我想客观地写写我的婆婆大人。
婆婆出生在1953年,经历过饿死人的年代。读了几天书就不读了,原因是她的哥哥说她,家里都没饭吃了,还有闲工夫念书。于是,婆婆就不去学校了,骨子里有责任和尊严。
嫁到夫家后,继续着劳动——更加繁重的劳动,因为她嫁的是一个穷家,她看中了公公这个人。接连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们穿的是婆婆做的衣服和鞋子,土里土气的。早先没有卖衣服和鞋子的,后来有卖的但也没钱买。公公婆婆很精打细算地过日子,钱都去哪了?据说是给三叔(公公的亲弟弟)不停地找媳妇花了。三叔人很窝囊,附近的姑娘都看不上他,最后花大钱买了个南方来的女人做媳妇。
后来,那个南方女人生了个男孩,出了月子就走了。孩子只能婆婆管着,估计得管一辈子,比管亲儿子的时间都长,因为那孩子脑袋不太灵光。公公婆婆花了大力气和大价钱给他娶的媳妇,好像也比一般人少点心眼。接着侄媳妇生了个小闺女,婆婆帮着带,逢人便说,这小闺女要不是她帮着管,早死了。她的亲儿子和儿媳妇们都不以为然,我心里更是生气,因为我的孩子,她的亲孙女是保姆看大的。 但不得不说从中能看出婆婆的心善。
婆婆勤俭持家,她伺候完我做月子,经常向人夸我是一个过日子的好儿媳妇,有些地方比她都节省。原因是我很节约水,洗脸水用来冲座便;热过几次的馒头舍不得扔;买打折的衣服。我心里偷笑,这就是城乡生活的不同之处,农村的水是不花钱的,婆婆家养着鸡、狗、羊,剩饭都丢给了这些畜生,至于衣服,正价的贵衣服,我从不在婆婆面前多说,只有买到的打折的衣服,我会大肆地介绍一番。
据婆婆说,她很孝顺她的公婆。这应该是真的,因为她的三个儿子都很孝顺她,简直快到了“愚孝”的地步,应该是耳濡目染的结果。
公公说婆婆有“小性子”,她自己也承认。因此,她和儿媳妇们关系处的一般,但是和那个心眼少的侄媳妇相处非常融洽。因为侄子两口子把我婆婆奉为“太后”,把她的话尊为“懿旨”。她的儿媳妇们学历高一些,不盲目崇拜她。记得有一次,女儿得了“鹅口疮”,婆婆非让我给孩子嘴里涂红霉素软膏,还举出治好的若干例子。我上网查了查,又根据自己高中生物老师的知识,向她解释引起“鹅口疮”的是真菌,红霉素只能杀死细菌,杀不死真菌。婆婆是很固执的,不听这些“胡说八道”。我也不管她,去药店买了药给孩子治好了,婆婆心里不痛快。她更喜欢当“皇太后”的感觉,所以即使公公不在了,她在哪个儿子家都待不长,喜欢待在老家,“统治”侄子、侄媳妇以及侄孙女。
婆婆的身体不好,多年肠炎的折磨,使她看上去瘦骨嶙峋。常年的大田劳作晒黑了她的皮肤,带给她满脸的皱纹。
虽然现在我很需要婆婆帮助照看我的小女儿,她才不到三个月。但是,设身处地考虑婆婆,她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人生地不熟的很寂寞,还是让老人住在她自在舒服的“王国”里吧!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婆婆已经快七十了,愿她余生平安、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