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家里人就和我灌输“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事,不要等到来不及”的理念,对此,我一直深信不疑。
十岁之前,就要多学学特长,什么绘画,音乐,奥赛,争取“三好学生”。
十几岁的时候,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学习考试好就行。
二十岁初的时候,别谈没戏的恋爱,别参加没用的社团,努力念完大学,找个安稳的工作先。
二十五岁的边缘徘徊时,最好突然有个合适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抓紧结个婚再抱个双胞胎。
.....
一直以来,生活就像一份计划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在心里,写的清清楚楚。而为了追逐这份“最佳plan”,我们一直囫囵吞枣,拼命奔跑。
那一年,20岁,怕找工作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勉强自己找了份无聊但好听的实习,而放弃了想要旅游流浪的冲动。
那一年,23岁,毕业临近,身边人都在复习考研,准备公务员,申请出国,被赶鸭子上架的轮番都试了一下,总怕错过最好的时机。
那一年,25岁,陆陆续续收到小学中学大学同学的结婚请帖,在餐桌上被三姑六婆七叔八大爷谆谆教导一番,急着去相亲,因为怕错过他们口中的最佳结婚年龄。
那一年,27岁,上班发呆的时候在想,当初想要游学,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多美好,睡前还在遗憾如果能再年轻个几岁就好了,可是现在来不及了,还是再耗几年,等着升个部门经理,加个薪。
那一年,快要30岁,生日的前几个晚,失眠睡不着,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回想一下最近,好像这几年生活只剩下重复的工作任务和夜晚想不起嘉宾的综艺,可是时间如此之快,快到只觉得十年的时间,还没等我停下来想想好,竟已忘记它本该的模样。
那时候,只有课间十分钟的我们,可以砸沙包,跳皮筋,转陀螺,还能到小卖部买个辣条和果丹皮,虽然意犹未尽,但总有个念想,等到下一节课结束,又有一个新的十分钟。那时候的我们虽然简单幼稚,但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理想是什么。但是现在的我们,有了无数个十分钟可以挥霍,成熟自治也许还知书达理,但是却把生活过成了机器,没有诗和远方,只有心中代码计算出的最佳轨迹,自动执行下一个程序,想要换个姿态,却也力不从心。
《最好的我们》中说,当时的你是最好的你,而多年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我很想知道最好的我是什么样子。是一直按照最佳路线走得笔直匆忙的我,还是那个想要挣脱枷锁想要成为勇敢的自己的我?是一眼看到光明平路的自己,还是走在荆棘山坡也许有彩虹的自己?也许没有答案,也许一直迷茫,我们都曾一样。
可是,我不喜欢什么年龄就必须做什么事的感觉,十年前可以种树,谁说今天我就来不及?我不想还没来得及尝试,就匆匆的过完一生,仿佛活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我还有喜欢的歌没有唱,喜欢的事没有做,喜欢的人没有爱,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