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在改革发展的攻坚期,尤其需要广大干部一茬顶着一茬干,需要一批批顶得上、干得好的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新时代、新思想、新要求, 县域基层必须着力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转变思想观念,清除起用年轻干部的思想障碍。领导干部应转变用人观念,树立尊重人才、爱惜人才、不拘一 格选人才和用人看主流、看潜力、看发展的思想,为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创造条件,既要“给位子”,又要“压担子”。对年轻干部要正确评价,既要看到他们有经验不足的一面, 又要看到他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充沛精力的一面。要讲台 阶,又要不惟台阶,对那些已经在视野内,经过专门培训、 实践锻炼、关键岗位考验证实是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果断任用,及早使用,而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提拔或者是放在非领导职务上再磨炼几年,让年轻干部有干头、盼头、劲头,真正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
注重基层历练,夯实年轻干部成长基础。基层一线 是历练干部的“大熔炉”,更是年轻干部放飞梦想、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要坚持以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鼓励引导广大年轻干部积极投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乡村振兴、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动参与转型升级、城乡融合、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让他们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的基层工作中,沉下身子了解民情、转变作风,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确保进入组织视线的年轻干部都是一线工作实践中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年轻干部成长机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要放眼未来5到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干部人才需求。特别是当前,要大胆重用“90 后”、注重培养“95 后”。这就需要我们优化年轻干部岗位配置,健全各级联动推荐机制,完善“定单式”分类培养机制,建立竞争机制、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让年轻干部储备动起来,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同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 并重,落实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真正为愿改革、敢担当、善作为的年轻干部撑腰兜底,让广大年轻干部安心、安身、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