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善不行商情不立事

读书,既要读经也要读史。经,是规律,是前人的智慧总结;史,是事实,是前人的思想源泉。向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习,能够得到经验教训。但这些知识是虚的,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读书无益。

读书有好几个境界:第一重境界,不知所云,需结合书中例子才能明白所讲。但是书中举的例子有其局限性,而且碍于篇幅很多事情的背景因素都没交代清楚,若傻傻拿去用就闹笑话了。所以史书凡言一事,必先交代背景,自己读书也得多查资料。第二重境界,似懂非懂,当时读了有一个理解,经历了一番事情后又另有一番感受。第三重境界,举一反三,懂了真理是局部性的,规律在何时适用何时不可行,如很多相反的谚语:“不撞南墙不死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庄子·秋水》中河伯说,懂得小大之分的规律又能如何呢?海神回答说懂得规律,就能顺应规律而保全自身。现在我读工具书越来越少了,发现老祖宗把经验全写好了,只是自己年少不知所云。现在我在读《增广贤文》,微言大义,一句话能咀嚼良久,满口生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