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茶制作要经历两个节气,谷雨和白露。初制是在谷雨时完成,精制在白露时完成。所以把安茶做好需要大半年时间,周期之长,频率之慢,所以我们要耐心等待。
安茶的初制工艺有4道:采摘、摊青、揉捻、干燥。
初制属于大路货,因为技艺要求不高,门槛低,技术相对容易掌握。在以前,就有茶号收购鲜叶自行加工的,也有农家自己加工的。现在初制,基本都是厂家收鲜叶自己加工。
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前面2个步骤的重点。
采摘:安茶的鲜叶来自祁门的当家品种槠叶种,做安茶要用谷雨之前的茶鲜叶,在谷雨前进行采摘,此时气温回暖到22℃以上,叶子已有一定的成熟度,是适合做安茶的原料。采摘时,取一芽叶和一芽二叶,其中一芽一叶初展的用来制作级别最高的特贡,一芽二叶的用来制作贡尖和毛尖。
为什么是谷雨前采摘了?我去芦溪乡江南春茶厂学习时问过汪厂长,厂长说采摘是按孙义顺老票上说的:采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加工制作。我回来查阅了很多老茶票,基本上每家老茶票都会写上这句。由此可以证明安茶在采摘时是非常重时采摘时间和芽叶的成熟度的,过老过嫩都不行。
摊青:也叫晒青,清日,将鲜叶摊开于室外的竹席上,适时翻动,晒约2个小时至叶色乌绿,叶质变软。由于早上采茶有露水,摊青是为了把过多的水分自己蒸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