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是一个很妙的数字,在中国它代表着一个轮回,而12年也是郎平从一个冠军再到另一个冠军的轮回之路。
为什么女排夺得金牌能把那么多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人们看女排就像在看自己的人生之路,从默默无闻到万人空巷追捧,从冠军的荣光到跌入低谷的屡屡失利,从跌倒谷底到强势崛起的逆袭,曲曲折折的冠军路,何尝不像人一生的跌宕起伏。
向来功成身退是难事
郎平,对于像我这样的80后一定不会陌生,那时我们唤她“铁榔头”,小时候在画面模糊的电视机上看她,是这样,如今环球直播中看她,好像没有变化嘛,12年时间,把我们拔地长大,而在她身上似乎没有任何岁月的痕迹。可能光芒万丈背后的辛酸苦辣,不细心揭开,就不可能了解伟大。
1978年随中国队获第八届亚运会女排比赛银牌;
1979年获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1年获德国不来梅国际排球邀请赛冠军;
1982年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
种种殊荣加身,成名后的郎平本应遵循着名人的脚步踏步青云,然而她偏不,1986年郎平放弃北京市体委抛出的橄榄枝,做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出国留学。或许正是万人空巷的名人效应让身为运动员的郎平感到浑身不对劲,她从来都只把自己当成一个为国出力的运动员,名人、明星不是她想成为的,在后来的回忆录上她这样提到:“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何等的心思如简,激流勇进或许容易,但是光芒万丈时选择退隐,这样的故事从来只在古代话本里出现的仁人志士。
扪心自问,换了是我,是绝不会有勇气做出这样的决定,向来功成身退是难事,人能够在逆境中咬紧牙关,却很难在锦衣玉食时不忘初心吧,这样的郎平,让人由衷地服气!
只要足够顽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那时候的出国留学可和如今的明星出外游学可不同,因为自费留学,郎平面对的是没有经济来源的窘境,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但是出了国门她就只是穷学生中的一个。在国外,郎平依靠在大学排球队做助教、在夏令营做教练赚钱,面对一群玩乐心态的学生,与其说是教练,不如说是保姆。
后来终于等来了伯乐,被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聘用,这可让郎平高兴坏了,不仅能够穷工俭学赚钱,还能真正开始打排球了。郎平无比卖力,这段期间也崴伤了膝关节,为了坚持打比赛,好几次上场前都让队医先把骨头里的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苦吗?谁能说不苦!郎平凭着一股子韧劲,硬是名副其实地实践着自己“铁榔头”的名号。
多年后,在自己的自传里,郎平这样描述8年留学海外的生活:“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郎平也把这一股子顽强的精神注入了女排,此次奥运会,相信很多人对于女排夺冠是不抱太大希望的,不为其他,北京和伦敦两届奥运会冠军,过去8年18次连胜中国队的东道主巴西队就是一只拦路虎,而郎平对姑娘们说:“咬一口是一口,反正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一关,不能让她们随便欺负我们,每个替补上去都要像我放出的一只老虎,上去就咬人。”“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从不孤单,他们越嘘我,我越要发好,抛好球,狠狠地打!”而女排交出的满意答卷,让全世界华人为之疯狂。
就是心意如铁的郎平,在赛后也不禁几度哽咽,一路心酸泪,都在这哽咽中化为乌有,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很多观众也是不禁泪水涟涟,也许这泪水不为冠军奖牌,却是真真实实被女排的精神所感动。
郎平,作为女排的主心骨,将自己活成一座丰碑,再带着女排活成一个神话。
因为她,我开始相信,只要足够顽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愿我们面对成功都能不骄不躁,愿我们面对失败都能活成郎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