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至深处,何谈本来?不懂复杂,谈何简单。如果只以简单论简单,不过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罢了。 ”
一直以来,我都在追求简单的生活,追寻一块“净土”。
要实现这一点,于个体而言是简单,但放在社会关系,牵扯到权、责、利,以及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过,也还好,只要自己拎得清,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场”立得住,那么其余的就交给时间吧。虽然,真相可能会迟到,虽然,被误解的感受,以及一连串因此而发生的变故,可能这些都不是自己该受的。
老实说,就个体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做自己想做的,然后接受该受的结果。然而,想想那些天灾人祸,那么多的意外,以及用《自然辩证法》中说,那就是——“在今天的社会生产,还未被能控制的力量的意外的作用左右,而人所期望的目的只是作为例外才能实现,而且往往适得其反。”
诚如达尔文并不知道,当他证明经济学家们当做最高的历史成就加以颂扬的自由竞争、生存斗争是动物界的正常状态时,他对人们,特别是他的同胞作了多么辛辣的讽刺!
简单是好的,可也有人觉得单调、枯燥、乏味。怎么说呢?一个人的生活,就看你看重什么了。
如果要往深处说,说简单是单调显然是认识不深的人作出的武断地判断。
——不懂复杂,谈何简单?没有复杂的对比,简单又如何立得住?又何以冠以“简单”之名?如果要问它本来的位置,那就不能只停留在它的位置本身。
诚如《天幕红尘》中叶子农对沈彪说的一个例子:
沈彪说:“我没心理支撑也迈得动。”
叶子农说:“这就是扯淡。现在让你走到客厅,你留下的脚印就是你走这段路所需要的面积,如果把脚印意外的实地削掉,每个脚印之外全部是万丈深渊,你再走个试试,我怕你一步都迈不动吧。脚印以外的实地就是心理支撑,你没踩上不代表它没起作用……”
这个例子同样适于“场”的探讨。简单何以立得住,那是因为你知道复杂,你历经复杂,你走得比简单更远,所以你才能有的放失,否则那也是扯淡。
未及深处,谈何本来;未历复杂,仅凭追求简单这是不合宜的,这也是很多人尽管崇尚“极简主义”但是做不到的缘故了。归根结底,他在追求一种他尚且不具备实现它条件的东西,追即不是,即距离,即对立。要想真正实现它,就不能不比它走得更远,就像要实现正常走路,那你肯定不能只盯着脚下,只盯着自己的脚,更不能什么也不做……简言之,如果只以简单论简单,不过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罢了。
同样的,如果追求简单即意味着要承受复杂,那显然不是简单的目的,那是简单的必经之路。
当然,还是要相信简单是可能的。毕竟,人真正所需要的真的不多。因缺有需,所需也并不多。怕的是贪婪和逃避。人一贪婪就总觉得不够,得到的越多所真正能够用得上的也就越少,毕竟只是人而已,毕竟时间是有限的。而逃避呢?逃避本质是拒绝承认,是背叛内心,是对因果性的认识不深,其实真的承受又如何呢?相较于因为逃避而失去了目标,承受反而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真实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唯有如此,才能距离目标不断逼近啊。难道真的要因为逃避而丢失掉自己的目标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开始呢?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的,不是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未尝不可。
简单,是承认复杂的普遍存在,是依旧能够在复杂中找到原本的位置,是因缺有需而不贪的本分,是面对内心和后果时不用逃避的诚实,是知道的越多所不知道的越多,继而认清了知道的不多还愿意去知道更多,并最终做出的判断和实践行为本身。
简单本身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这一点我始终这么认为。究其原因,很多事情本身就不复杂,真正拎不清是自己;究其原因,只要你把握住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我发现自己深受许多怀疑和错误困扰,局促不安,由此感到自己努力求学的结果是除了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以外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