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暴雨,外面的空气很好,而我在一本书里窒息了。
它的名字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作者是台湾作家吴晓乐,里面选取了她在担任家庭教师期间所遇见的八个家庭故事,以及一篇作者友人的自述,外加一篇作者自述的后记。
我以为在没有课的下午,我能在两个小时之内读完这本书,然而我错了,九个,或者说十个故事,每一个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看过一篇要缓一下才能继续看。
在一些悲伤的故事面前,读者对“改编自真实事件”是很恐惧的,虚构的悲剧能够生出美感,真实的悲剧则往往只留下刺痛。
很不幸,这本书里的每个故事,都是“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发生过的”。
初看时,我一下就下了决心,看完要马上写读书笔记,可是真正看完了,我的脑子里一团混乱,只想大口大口地喘气以缓解那种窒息感,或者大哭一场来宣泄那种憋闷。
怎么开头?从哪里讲起?是先讲出现了哪些不幸的人,还是先讲我被这本书勾起的无数关于我自己、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甚至我的老师们的记忆?
我很混乱,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和我经历过的、看过的太相似,以至于我有点不知所措。
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唯分数论的社会、重男轻女的家庭、活在兄姐阴影下的孩子、被排挤的孩子、控制欲过强的父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在家庭中失去自我的男女、被职业“压榨”的老师、属于性少数群体的孩子......书中的十几个大人和小孩,与现实中的无数个大人和小孩一拥而上。
我感觉到窒息,是因为我害怕吗?
不算是。更多的是无措,和同情,以及一种无力,在阅读过程中,因为心里一直有本能般自我代入和代入他人的冲动,我决定还是着重讲一讲我在身边看到的。
在我的手机里,偷偷地存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叫“叛逆阵线联盟”,之所以没敢发出去,是因为我害怕伤害到身边的一些人。
它成文于一个暑假,一个我在家里遭受了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暑假,然后在同一个假期,我遇见了有类似痛苦的几位朋友,而且当时,那位“一定要去上南大”的乔英子,正被大家热议,因此我和几位朋友也在这方面有了更多的相互倾诉。
我把我们的痛苦存了起来,把那些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到我们的言行记录下来,表示不想轻易原谅和放过。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点,本质上我们并不怨恨家庭,但正因不恨,才难以原谅那些过于理直气壮的伤害——家庭总会被我们本能地当做唯一的避风港,是起初最不设防的地方,却反而遭受巨大的打击,因此产生的痛感也是最剧烈的。
在某场小型聚会上,作为新晋成年人的我和朋友们一起喝了酒,也许真是借酒浇愁吧,我们把家庭给予的伤害都说了出来,没有人哭,甚至最后我们都有几分释然;在某个阴天的午后,我和一位朋友从咖啡馆到天桥,相互流了一路的眼泪,为了那些经年无法为外人道的伤;一个冬日的傍晚,我看着接了家里一个电话就神色黯然的朋友,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不敢对其他人说,尤其不敢直接面对家庭诉说,不敢主动提起“我们谈一谈吧”,我们觉得自己很容易被苛责,越是被苛责越是害怕,越是害怕越是压抑,越是压抑就越容易走到爆发的一天,然后再度面对苛责。
有多少次我们的相互倾诉以半酸不苦的叹息结束,又有多少次我们看着手机里储存的,能从心理学角度体现我们痛苦的文章,不敢转发给父母?又有多少次,我们失望到了极点,却最终还是发现,我们并不想伤害父母,因此没有当面争执?因为在一次次的“你怎么这么矫情”“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都是为了你”“你是在怪父母吗”面前,我们“聪明”地学会了做个哑巴。
当然,也有许多看得开的人,他们很容易包容家庭,相比敏感的我们更加理性冷静,不会和我们一样长期在恶性循环里绕圈子。两种性格,我一向认为是没有优劣的,哪边都没有权力评价对方是对是错,只是能选择的道路不同。
我偶尔也有“旁观者”的角色,不是看同辈,而是看那些我们认为总是带来伤害的上辈人——毕竟他们也为人子女,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或者看年纪更小的孩子,他们在许多人认为“无忧无虑”“单纯”的年岁,有时也会经历难以想象的苦痛。我往往与他们并不相识或只有一面之缘,从未直接与他们交流过这些苦痛。
这些是因为我家太后的职业,和她自己修炼来的丰富的教育知识,才让我有机会和她一起看到形形色色的家庭。
我大概属于比较早慧的小孩,很早就会默默关注大人的行动,当我幼年第一次看到朋友的母亲在和我的母亲交谈孩子的问题时泪流满面,我是震惊而无措的,因为她口中形容的那个令她头疼的孩子,分明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朋友。
后来我就明白了,因为我也会一边顶着“别人家的优秀小孩”的头衔,一边和父母闹得不可开交。
在我家太后的无数个学生里,我见过早熟而叛逆、叛逆到近乎对家庭冷漠的孩子;见过作为二胎出生,而兄姐太过优秀,日渐失去自信,变得暴躁的孩子;见过做惯了乖乖宝而完全失去主见的孩子;见过心思极重,走一步算三步的孩子......我也见过把自己的伤在孩子身上复制一遍的父母;也见过对孩子漠不关心的父母;也见过对自己的教育能力太过自信,实际完全不懂与孩子交流的父母;也见过在成见里活了半辈子,早已被成见固化,因此把成见一丝不苟地传给孩子的父母......
现在想起来,我看过那么多不如意。
而我太好的记忆把它们全都封存得完完整整,久而久之,我都有点麻木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成功打开了这部分的封条,再一次激起我无尽的回忆和思考。说白了,这本书探讨的是教育问题,关于亲子关系、关于社会评判价值的标尺、关于学校教育和考试制度。随着近几年“原生家庭”“唯分数论”“男女平等”等等词句在日常生活中愈发活跃,大概很多人都看过了很多类似的文章或帖子——不得不说,频繁出现的内容,依然是在其中受伤的人们的回忆。
那些帖子就和这本书一样,有一个不知名的人在往不知名的方向发出一声声诘问,“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是我错了吗?”“我究竟做错了什么?”“这公平吗?”......这个人或许是父亲,或许是母亲,或许是孩子,或许是老师,或许是某人的兄弟姐妹,或许是某人的恋人,但总之,这个人很痛苦。
而我的无力感则是来自于,我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痛苦,却无能为力,也不敢对任何事自信地做出评判,因为我也常常会成为这诘问者,当局者迷,跳脱不开。
作者吴晓乐也在诘问:“有没有一个可能,是我们的社会把‘亲’与‘子’绑得太紧了?在怪兽家长的背后,不过是站着一个胆怯的、害怕犯错的人啊。”“对孩子而言,是三角函数、古文三十篇或虚拟语气的语法重要,还是明天去学校可能又要因为身材被嘲笑这件事重要?”
她说:“我们可以不再复制那些伤害。”
这些话会对谁说呢?谁会听到呢?谁又会听进去呢?这些仍然是未知数,而受伤的人又要花多久去宽恕伤害的制造者,去宽恕自己,去真正走进自己的自由呢?这也是难以预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