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6章了解到,赋税如果是加在需求侧,那会使得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如果加在供给侧,那会使得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最终,都会影响需求量和供给量,也就是加了赋税后会缩小原有的市场规模。
(如果加了房产税,不管这个税收是体现在需求侧还是供给侧,市场规模减少的部分就是不愿意为这部分额外税收付出的买者或卖者,所以买卖双方都会重新权衡诉求的价值和赋税的价格是否一致)
总税收收入 = 税收规模T x 物品销售量Q
总剩余 = 消费者剩余 + 生产者剩余
买者和卖者因税收遭受的损失大于政府筹集到的收入。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被称为无谓损失。产生这种无谓损失的原因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税收会激励买者少购买,激励卖者少生产。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无谓损失就是由于赋税,减少的那部分贸易。
那是什么决定了无谓损失的因素呢?
- 供给曲线的弹性:当供给曲线的弹性比较大时,无畏损失也比较大
- 需求曲线的弹性:当需求曲线的弹性比较大时,无谓损失也比较大
也就是,当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大,无谓损失也越大。
那税收变动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的关系怎么样?
- 税收规模越大,物品销售量越少,无谓损失越多
- 税收规模越大,虽然物品销售量越少,但是二者的乘积即税收收入是先上升的,当市场规模小到一定程度后,税收收入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