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一直会写一些随笔,虽然孩子只有两三岁,却写了好几封信,还专门买了一本本子,封面上写上“写给16岁的盼盼”。读了武志红老师的几本书后才发现,这些信其实是写给我内心小孩的。是我与内心小孩的对话,而不是女儿。
我的父母很少打我,但是我的青春期却相当叛逆。因为父母虽然给我物质上的满足却从来没有精神上的交流,我们家从不谈感受。每天见面却无话可说。这要追溯到我幼年,父亲在船上工作,很久回一次家。母亲在棉布厂工作,本身又喜欢出去跳舞,很少管我。小时候我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小学时,妈妈上夜班时我就一个人在家,晚上一个人在家很害怕,连厕所都不敢去。所以内心深处恨父母,在叛逆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时候你们不管我,现在凭什么来管我”。
父亲从不夸奖我,也不对我笑。长大后才从母亲那里知道,父亲为我的成绩骄傲,每次都在朋友面前夸耀,但是我却不知道。幼小的我总是觉得我做的不够好,所以他不爱我,还小时候母亲的一句话让我受伤很深。她说我出生时抱出来是个女生,父亲很不高兴。这句话让我否认我的性别,直到现在才好转。那时候我不愿意穿裙子,不喜欢打扮,认为我不是女生就好了,父亲就会爱我。我只有拼命学习,才能让他爱我,可是不管我怎么努力他似乎都不满意。现在才明白他只是传承了爷爷的教育方式。爷爷不苟言笑,认为给孩子好脸色就没有父亲的权威,孩子也会骄傲自大。所以父亲也这么对我。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他真的很爱我,因为母亲厨艺太差,我吃的很少又经常生病,所以父亲每次回家都要下厨亲自给我烧很多爱吃的菜。到现在也是,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讨教如何做菜,就为了让我更有胃口。
小的时候,母亲自己爱玩,出去跳舞把我放在奶奶家。而且根深蒂固的认为孩子就应该奶奶爷爷带。这让我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我现在问她我小时候有没有哮喘,她居然说没有。可我深刻地记得小小的我一个人去诊所打屁股针的事。可能我现在会成为一名医生也与那是的经历有关。如果我能治疗自己就好了,就不用给父母添麻烦了。
我的原生家庭的交流模式基本靠吼。小时候因为跳舞,父母经常吵架,甚至打架。这让我以前与男友的交往模式也是吵架。有了孩子之后,才想起原来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打击有多大。那时候的我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如果我做的够好,他们就不会吵架。所以我现在改变了很多,不与丈夫吵架。其实不是我以为的那样,不是我的脾气暴躁,我只是在重复我原生家庭的交流模式。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改变了不少。
我的成绩中上,但是我并不真正快乐。我只是觉得我只有成绩好才有人爱。其实并不是因为是独生子女才觉得孤单,而是因为上一辈不懂得表达爱才会孤单。
母亲总是不分场合的嘲笑我。而我又是一个内心敏感的人。因为她不停地嘲笑我本地话说不好,所以导致我学会说普通话之后再也不说本地话。她的各种嘲笑,也许是无心的,只是跟别人聊天的话题罢了。却让我很受伤,很自卑。
记得高中时,一次跑步比赛中,我摔伤了膝盖,有位好心的女同学来扶我,我却一下子把她推开了。这让我触动很大,我的潜意识非常害怕亲密关系。这是一种“融合焦虑”。潜意识中认为亲密关系会让人失去自我。非常排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初中时,一位理科很好的男同学在考试前对我说了一句“祝你考出好成绩”。这对我触动也很大!虽然我成绩不差,但我却害怕别人比我好。现在才明白,这是人格健全的表现,是“你行我也行”的典范。在我的原生家庭,父亲是典型的“你不行,只有我行”。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从对立的角度反驳你,而且你不能反驳。所以我的行为模式也传承了这一点。而这位同学让我受到启发,原来还有“你行我也行”的模式。
0-6岁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没有得到良好的陪伴。而在青春期出现严重叛逆时,父母也没有找到原因。这不怪他们,他们只是普通工人。他们有他们的苦衷和烦恼。以前我恨过他们,但我成为母亲后却理解了他们。他们不过是传承了上一辈的教育模式,而没有按照时代的发展和孩子的心理需求去与我相处。他们倾其所能的给我物质上的满足,却不明白我内心的空虚。
早上,我拥抱母亲,她别开头尴尬地让我抱着她,我说小时候你欠我的,你要用力地紧紧地抱着我。就在她用力抱我的短短几秒里我们没有说话,却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意在流淌。其实爱无需多言,一个拥抱就可以让心灵得到救赎。我爱他们,我也爱我内心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