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阅读《祝福》,是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节选的片段写尽了祥林嫂的辛酸。至今仍记得祥林嫂日复一日地念叨她那逝去的阿毛,精神日益恍惚,最终在鲁镇人们从上至下的麻木和漠然中死去。
重读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在时隔二十多年的这个冬天。在这暖暖的冬日寒夜,读完合上书,心里异常沉重。
祥林嫂死了,死在了人人欢天喜地迎接“祝福”的旧历新年,还被四叔咒骂:“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她悲凉而又凄惨的生命结束了,不光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同情,甚至被根深蒂固的封建时代所唾弃。劳苦大众在其中却只会用封建思想相互轻视、麻木,自己浑然不知。鲁迅就是这样将尖刀直指人心,教人清醒。
如果是在现代,祥林嫂的经历依旧令人无比同情、惋惜。第一段婚姻里,丈夫死了后她来到鲁镇老爷家当女工,手脚麻利深得主人喜欢;却在几个月后被婆婆带人绑走,卖到深山里强行给人做媳妇,誓死不从的她撞向香案角上,鲜血直流……终究逃脱不过,年底生下了一个男娃,日子好了起来;然而四五年后,她的第二个丈夫竟然因风寒而死,不多久相依为命的儿子也在春天被狼叼走了……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
这被祥林嫂日日重复的念叨,读来依旧令人潸然泪下……
丧子之痛,对于母亲而言,无疑是挖心头之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于祥林嫂来说更是失去了精神的全部寄托,痛不欲生,哭天抢地、万念俱灰,这些词语一点都不夸张。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凄苦的女人,社会给予了她什么?
起初,人们能听她讲述完自己的遭遇,“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后来对她避而远之,甚至是嘲讽“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主人家也将她归在“伤风败俗”之类,祭祀的事不让沾手。在用尽所有的工钱,终于能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依旧被主人家嫌弃,她的精神世界终于坍塌了!
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鬼魂、地狱……在得到“说不清”的答复后,她静静地死在了白色的雪夜里。
欲摧毁一个人,最先倒下的就是精神世界。
试想如果在她失去儿子这最后一根稻草之后,不是周围的种种冷漠无情,而是有一个地方能接纳她,哪怕只是没有“伤风败俗”的标签,静静的倾听,她的世界也不会走至末路,陷入地狱的泥潭。
多么麻木不仁、残酷吃人的社会!
不禁对比到今日社会,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起码大部分人心是暖的。每一次灾难之后,或大或小,都有无数双手迅速支援,甚至大批志愿者赶到现场,带去物质支援、心灵抚慰;朋友圈里的“水滴筹”,多少陌生人慷慨解囊;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真正的祝福,希望。
网上流传着坚强妈妈杨夏苏的故事,恰巧是在绍兴,当地人甚至都觉得她的境遇比祥林嫂还要惨——丈夫常年患病,两个儿子在成年后相继发高烧得病离世;悲痛万分的她并没有被生活打败,原因很简单——“欠人家的,无论如何总应该还上的”,治病、盖房子的钱都是村里人帮忙一点一点凑起来的。
温情的世界温暖了苦难中的她,更是给她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感恩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有温度的。
脑海里闪过祥林嫂消瘦悲哀的脸庞,多希望她曾生活在温情的世界里被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