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难眠,细看侧卧在旁,头发泛起点点斑白的老公问:你觉得幸福吗?
老公:有你,有子,有房,有车,幸福,幸福。
我:……(头顶上飞过一群乌鸦,不知该怎样接下他的回话?他,我,我们,大家,真的幸福了吗?)
哲学家周国平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和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我看见老人一脸天真,做着儿童操,跳着集体舞。孩子们却满脸沧桑……我看见许多有趣的事务正在毁灭、无趣的现象正在蔓延……
折服于比家父略长几岁的这位学者的睿智,不仅能够洞悉世事,还能警醒世人,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推动下,我们“生的够幸福”吗?“活的有意思”吗?我们都被生活不自觉的推动下,头也不回的向前奔跑,直到精疲力竭,慢慢的,物质基础越发丰裕,却满腹怨恨,这是怎么了?抱怨过后,依旧没有人停下,也不敢停下。幸福在今天的确变成了比物质、金钱、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儿。
我曾经以为靠着自己今天紧张、艰辛、勤奋的努力,就能够换回明天的幸福。然而,在今天“心甘情愿”的状态下一直苦累着的我,却始终没能够触摸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所谓“明天的幸福”。不自觉的便想起儿时家父常说的一句话:“明日何其多”。
且停亭--是清代戏曲家李渔在自己家乡修葺的一座亭的命名,很喜欢。在我三十年来的生命里,经过无数个亭,却从未在某个亭中停驻过匆匆的脚步。而亭中也多见是年长老者,甚至自我叹喟:待我年老,也来此亭朗月清风求惬意,获人生幸福与志趣。
2012年6月1日,儿子三周岁,家庭聚餐时,家父提了个问题:幸福是什么?老公的解答,我无从记起,但一定不是能够获得共鸣的答案。我未答,不是不答,而是不知如何作答。餐毕,父亲道: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这个答案着实震惊了我,当即联系起容颜日渐老去的父母那双期盼着儿女回家共享天伦的眼神,而羽翼日渐丰满的我们却从未认真的在意过。虽然,父亲给了答案,但这个问题却至今都盘旋于心间,想要寻求一个更为贴切的结果。
我们都将幸福寄托于明日与未来,又怎会知,幸福就在今日,就在当下,就在我们行进的路上?!
幸福是什么?我想,真的很简单,就是和父母一起吃饭、和兄姐打打电话、和朋友相约小聚、和孩子一起玩耍。
2012--是我焦灼的一年,家父这样有感而发的提问,使我明白,我该在路过的每一个“且停亭”中,停一停,关照自己的内心,看一本书、喝一杯茶、品一盅酒、吹一首曲,在淡然中洗礼一身的浮躁,在社会推动的大浪潮中懂得,随时停下来享受生活所赋予的意趣和闲适,不枉此生所遇的人、不枉此生所观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