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抄
排行中间的孩子
因为有多种不同的序位,要概括排行中间的孩子的特征比较困难。他们常常会觉得自己在中间会受到挤压,既没有老大的特权,又没有老小的好处。这更容易使他们形成一个错误的理解-必须在某些方面与兄弟姐妹不同,才能显出他们的价值。这种不同可能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成功欲望过强或者不充分发挥能力,“社交蝴蝶”或者“含羞草”,“为理想而造反”或单纯的“造反”。他们大都比自己的兄弟姐妹更随和。大多数排行中间的孩子很能同情弱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弱者。他们常常是很好的调解人,而别人也愿意向他们寻求同情和理解。他们通常比自己保守的哥哥姐姐开明得多。
独生子
正如前面解释过的那样,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 ,但还是有一些重要的不同之处。如果他们像老大,那么他们的完美主义倾向会轻一些,因为他们感觉不到那种后面有人追看威胁自己地位的压力。然面,追求完美的程度虽轻,但这一特性并没有消失。独生子对自已的期望往往与他们感觉到的父母对他们的期望一样高。因为他们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他们大都愿意并欣赏独处—一或者他们也可能害怕孤独。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独一无二,而不是成为第一。
所有的首批宇航员都要么是老大、心理老大(详见下一页),要么是独生子。尼尔·阿姆斯特朗就是独生子,作为第一个在球漫步的人而有了一段独一无二的体验。
出生顺序的知识为什么能帮助我们更了解孩子、更有效地对待孩子呢?对一个孩子的出生顺序的了解,可以使我们更明智地揣摩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想法。我希望这种了解能帮助父母和老师们理解避免娇纵孩子的重要性,理解为老大提供机会让他感到输了也没什么、不必凡事都求第一的重要性,理解帮助排行中间的孩 子减轻受挤压感的重要性。总之,要理解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一些例外
有许多因素会造成例外。其中之一就是性别。如果老大和老二性别不同,两个孩子就都可能形成老大的特性,尤其是在那些性别角色泾渭分明的家庭里。两个孩子都会承担起自己性别的老大的责任。例如,如果老大是个男孩,他就会有男性角色的老大的特点。如果老二是个女孩,她就会发展出女性角色的老大的特点来。
然而,如果三个或更多孩子中最大的两个孩子性别相同,这两个最大的孩子之间性格更可能极不相同。性别相同的老大和老二往往完全相反。他们的年龄相差越小,这种差异越明显,这就把我们引向了造成例外的第二个因素。
当两个孩子年龄相差4 岁或4 岁以上时,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会减少。年龄的差距让他们觉得彼此之间竟争会较少。如果一个家庭中的五个孩子年龄相差都在4 岁以上,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会更接近于独生子或老大。他们会变成“心理老大”或者“心理老小”。假如某个家庭有七个孩子,年龄分别是 19、17、15、9、7、3、1岁,这里有一个实际的老大。其中9 岁和3 岁的孩子是心理老大,因为他们和排在自己前面的孩子年龄相差4 岁或者4 岁以上。这里还有一个实际上的老小和两个心理老小—15岁和7 岁的孩子一因为在后面的孩子出生以前,他们已经做了四年多的老小。当一个孩子有机会在同一个位置上生活四年以上时,他就已经形成了很多对于生活、自我以及怎样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不可能彻底改变。观察一个家庭里在较大的孩子上大学后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很有趣的。排行在他下面的那个孩子可能会有相当大的改变—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有了对出生顺序的了解,还能更好地理解混合型家庭的动态。当其他孩子加入家庭时,原来的老大或老小就被从自已的位置上赶了下来,这对这些孩子来说是令其非常生气的事情。一个曾经是老大的孩子可能忽然之间变成了老小或者排行中 间的孩子,一个原来的老小可能会由于一个更小的孩子加人了家庭而忽然失去“掌上明珠”的地位。如果我们能给予这些孩子以理解,并让他们参与家庭会议(见第9章),以便他们通过受尊重地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对这些孩子将会是极大的帮助。
另一个例外是,孩子们有时会专断地转换其排行位置的特点。老二可能会变成一个“艾维斯型的孩子①—竭尽全力赶超老大。这时,老大可能会放弃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的典型特点。一个确切的迹象就是他放弃完美主义。这个孩子可能决定“如果我不可能成为最好的或第一,干嘛还费劲啊?”一个因此“放弃”并让位给比自己小的“艾维斯型孩子”的老大,有可能变成生活的“辍学生”。许多父母都提到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帮助他们理解了老大的苦楚—他被老二赶下了台。这种理解为他们提供了给老大以鼓励(而不是发火或沮丧)的基础。
如果老小变成了“赶超者”,本属于他的娇宠地位自然就空缺了出来。排在老小前面的那个孩子则可能填补这个空缺,从而形成老小所特有的个性。
心得
我外婆一共生了五个孩子,我三姨就是中间的孩子,她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男孩子气。年轻时没穿过裙子,听他们说小时候家里不管是谁被欺负,总是我三姨牵着去打架。还有记得小时候一起挤三医院住,夜里楼下有人喊“抓小偷”,我三姨跑的比三姨夫还快,拿着棒棒就下楼了!----这应该就是文中所说的必须在某些方面与兄弟姐妹不同,才能显出他们的价值。因为我外婆生了4女1儿,儿子还是个老弟。我想当时家里应该很需要一个小男子汉!
听我外婆讲过,有次我三姨为了帮我舅舅要零花钱,威胁我外婆说不给舅舅五块钱她就不回乡下(知识青年下乡那时)。---这应该就是文中说的为“理想而造反”。
还有就是我三姨一直对我妈和我特别好!到现在都常十分霸气的对我说:不管什么事,你都不要骂你妈,你妈没脾气,有啥事都自己憋在心里。---这就是原文说的:大多数排行中间的孩子很同情弱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弱者。
小时候和我姐聊天就说过,我们家的故事可以记下来写一本书!这个念头居然在学习育儿的过程中给隐约实现了!分析他们和分析孩子一样,当听到他们的“暴力沟通”时,高速分解他们想表达的真正意思,也就没好气的了!我常常很气的跟朵爸抱怨我三姨的暴脾气后补充说:她从小就对我特别好,我必须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