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一场“战斗”终于落幕,去北京12天学习考试,几乎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自以为时间上应用的还不错,结果最后一场考试却发现之前看的试题集不对,也只能蒙着头往前冲。这几年来,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紧张时刻,却从没有如这次这般上心。本以为结束之后,心情会雀跃到飞起。没想到,却更紧张了。
为之前的准备不充分而懊悔,为那些没看完的书而焦虑。甚至想到下一步要行的路,并不轻松,在返程的路上,已经开始在计划后面的二个月要怎么做。接下来的十一和十二月,才是真正的空档期。没有非做不可的考试,有太多书想看,有一些事想做。
取得一些阶段性目标,本以为自己会高兴,结果并没有,无比淡然。是因为奖赏来得太迟吗?行到现在,唯一能证明的是,对于坚持尚还可以。多年以前,曾被人嘲笑是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坚持的意义。多年以后,我终于学会了什么是坚持,却发现自己只懂得了坚持。
当我们终于学会了,不要太快得到想要的东西,学会耐心等待时,我们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2
接下来的二个月,象放大假。重拾起运动和摄影,写作,甚至睡觉。今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跑到书柜里翻书,一股脑儿把所有想看的都拿出来摆在桌面上。我太需要输入新的东西了,太需要改变一下目前依然紧绷的神经。
中午和同事聊起最近热播的电影《天才枪手》,彼此嘲笑对方是学渣。对方的一个观点颇值得人玩味,你目前所处的位置证明了你是学渣,而不是你的其它部分,比如行动力或者所坚持的。如何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学渣?是飞得更高,跑得更快吗?至少他提醒了我,人一旦熟悉了舒适区,懒惰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
现在的得心应手,也许正证明着我在退步。别人的无心之语提醒我,不可以安于现状,要成长得快一些,再快一些,更快一些。向着更优质的圈层迈进,尽快在计划之内实现做自己工作室的理想,这才是我该做的事情。
想到这一切,如何让人心情平静,压力如影随形。
3
在北京呆的日子,因为每天睡得很少,为了提神,戒了几年的咖啡和浓茶重新拾起。回到单位后,依然要不停喝咖啡才觉得被打鸡血。
其实很想就这么无所事事地过完今年,似乎做不到了。要运动,要上课,要读书,要写作,要写总结,要反思,要定计划。好象也只能是这二个月才能做的事情,很想抛下工作和学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住上一段时间,把大脑全部清空,让自己重新学习享受在当下。
在京的时候,学习间隙曾和同学讨论过如何活在当下。她给了我一些启发,我的担心和忧虑,都是在未来。怕现在做的不够好,影响到未来,所以要争分夺秒比别人更拼搏。可有一些担心和忧虑,未必会出现,这个世界是在人与人的互动和演化中前进的。
能不能让紧张的自己,也学会适当地喘口气呢?哪怕只是无所事事地去海边发发呆,跑跑步?哪怕只是和别人谈一谈恋爱,享受一下生活?哪怕只是去一个很久没有去过的地方,仅仅只是呆上一二天?哪怕只是看一本之前很少会看的小说?哪怕只是找找老朋友,坐在一起吹吹水、聊聊天?
让人悲伤的是,人的创造力多半是在无所事事时,无所牵挂或担忧时,才能发挥到无限大水平。为了生活,为了理想,我是越来越不可爱了。
让人无奈的是,即便是此时此刻当下的我,明明知道自己会在离开电脑后,去运动,运动完读书,读完书早睡,明天要早起,依然是读书。看到了吗?根本停不下来,无法松驰。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开心吗?找不到不开心的理由。到最后,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这个我,就是现在这样了,除了接纳,没有别的办法。接纳自己的失意和彷徨,也接纳自己的紧绷和不自由。接纳兴奋和悸动,也接纳迷茫与痛苦。
成长太慢,奖赏才会让人波澜不兴。
一直在尝试寻找那些能令自己觉得值得和狂喜的事情,如同昨晚上看一部纪录片《熟食店》,里面的一位店主所说,他一直在寻找做主厨的意义,是在三星级米其林餐厅做个体面的上流人士,还是遵从内心发扬广大自己民族的熟食店。直到他有一次和父亲参加一个同行业聚餐,发现那里的店主们都已垂垂老矣。至此,他才在心里对自己说,“This is my calling。”
我也想找到自己的calling,这个calling可以令我燃烧生命,还觉得值得。如何寻找,只能不断地学习,快速地试错,多做事,多思考,如此,才能尽量少走一些弯路。我甚至不知道现在走的路,是否是弯路。除了投入其中,燃烧自己,没有别的出路。
也许,接纳现在的自己,尽量活在当下,少一些忧虑和担心,多一些希望和期许,终归是好的吧。
每一位走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人,只能做自己的激励师、啦啦队、呐喊者,告诉自己忘记悲伤,奋力前行。
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要停,创造无数作品才是通向胜利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