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何处来?

      甲骨文中有一个独特、有趣的现象,殷商民族不仅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汉字记日(后人称之为“十干”. 而且,自"上甲开始,所有商代先王名字之后,均缀有一个"干名,如"上甲、报乙、报丙、报丁、太戊、雍己、盘庚、帝辛、示壬、示癸”等。受到祭祀的商王母亲,如“妣庚、妣甲、妣壬、蚍癸”等人,其后也冠有"干名”.人们要问,这些“干名”来自何处? 缀在人名之后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商朝,不论将其视作方国、古国或王国,它的基本构成,乃是十大部族构建成的联盟体即邦联制国家。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恰是十个部族的名称,每一个部族都由其擅长的技艺,或最为得意的工具来命名自己的氏族。

这一时期,不同部族中的出类拔萃者,轮流出任部族联盟的首领,即王. 王的职责,除了领导联盟全体成员共同征伐御敌、拓地殖民外,还须组织各个部族轮番祭祀部族的"祖宗"和联盟的"共祖. 先王死后,不仅王所出身的部族,整个部族联盟会理所当然地在这一日特祭自己的"先王”。正是从这种偶然性的祭祀顺序,甲部族祭耙成了“甲日祭祀外”,排列成“甲日”;乙部族祭祀成了“乙日”······这便是“天干十日”的来源。

甲:甲部族善制铠甲,因此得名. 这是一个大宗.产生了商部族的第一位先王“上甲”.

乙:因部族善制绳索得名.大乙作为商部族的第六位先王,传世文献称之为“成汤”“商汤”,灭夏,成为商的开国之君.

丙:本义为善于取火的有孔木片. 以善于用火得名. 丙部族属于比较弱小的部族,乙丁庚辛甲是大宗,丙是小宗,在商的29位王中,只有“报丙”和“卜丙”两位,在此可见一斑.

丁:善于冶炼粗铜的部族. 丁部族实力雄厚,有多位先王出现,其中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武丁,在位59年,奠定了殷商在中原的统治地位.

戊:是善制石斧或铜斧类兵器的部族. 这是一个小宗,在殷商29位先王中,仅有“大戊”一位. 但这个部族却产生了几位王后,如重875公斤的“后母戊”大方鼎,就与戊有关.

己:善于编织网套的部族. 这也是个小宗,只出过一位王“雍己”

庚:只用弓钻打眼.这是一个强盛的大宗,有四位先王,其中盘庚更是把国都从洹河南岸迁到了北岸的小屯,史称“盘庚迁殷”,这实际上是一次分裂,盘庚之后,王位只在“庚、辛、乙、丁、甲”之间循环.

辛:是上古时代凿子的描摹.辛是个大宗,共有四位先王,其中帝辛即为纣王.

壬:源自古时的针.这是一个小宗.盘庚迁殷后,出走或合并与其它部族.

癸:源自纺线的“纺砖”. 壬癸合并为两合集团,后脱离殷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2,629评论 1 29
  • 自从玩起了公众号,简书就处于半遗弃状态 我不得不承认,喜新厌旧这件事儿,嗯,屡试不爽 始终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别人...
    你说我听好么阅读 149评论 0 0
  • 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的味,才知道有涩有凉。什么都可以舍弃,但不可舍弃快乐;什么...
    来日方长1121阅读 195评论 0 1
  • 前段时间的《解除好友2:暗网》将“桌面电影”概念玩出高潮,令人记忆深刻。 如果说大家意犹未尽,那么福利来了,又一部...
    慢慢游电影阅读 624评论 0 6
  • 前言 前段日子,受邀于Alex(总之是个广告策划界的大佬),去上海玩了一周多,具体是去帮他搬家具的,因为家里要重新...
    JacobMa1996阅读 31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