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头发长了,可以剪了。
农历的六月份来了,最热的日子来了。想着头后的那些负担,便计划一回老家就把那些负担给“砍”下来。虽说因为一些事情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没了那负担后,整个人确乎是轻松了不少,凉爽了许多。
我的心里五味陈杂。养了近一年的头发,就要和我分道扬镳了。我来到剪发店门口,弯着身子,探着一个脑袋打量了一番。有两张旋转式的浅绿的凳子,供正在剪发的人坐;有一张焦黄色的长板凳,供等候剪发的或其他人坐。在绿凳子前有两面镜子,镜子的下面放着剪发的各种用具。长板凳的右边是用来洗头发的,供洗发人使用。
可是,我前前后后打量了好几圈,都未曾见到一个人,难道我剪发的计划要落空了?而后,我喊了几声姨婆(并非亲戚,只是邻里间的称谓罢了。),一声“哎,这里”从我后方传来。我转头一望,是的,是姨婆,我剪发有望了!姨婆的头发真是万年都不见得变一次,永远是一个造型,尽管自己是一个剪发师。
“哎,姨婆,剪头发哦。”“要得,雯杰。”
姨婆先领我到了洗头发的地方。我躺在那上面,将头发放在一个白色的,凹下去的地方。姨婆一共给我洗了三次,手法很娴熟了。其中有一次,她的手碰得我痒痒的,我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结果她们一个个不解而无语地看着我,场面一度尴尬。
洗完头后,终于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剪发。
等头发吹得十分里有三分水时,姨婆便把我的头发分成了三等分,自下而上地剪。姨婆说最下面会稍微慢点,只要这点剪好了,后面就快了。
姨婆使用的工具有一把梳子和一把剪子。梳子是用来将头发梳顺且让它始终得是直的,否则就长短不一了。剪刀自然是用来剪头发的了。在最下面那份儿,姨婆在我头发的右边留了一小撮头发。我不知有何用,最初以为那是姨婆看漏的。但是后来,姨婆却将它梳整齐了,就说明,她是知道它的存在的。姨婆接下来的举动让我知道了它的作用——她在左边找出一下撮来,同右边的一撮拉在我的下巴那,再将右边的一撮剪成同左边一样长度的头发,再将这两撮都放回那整的一份儿。最后将头发进行修剪。原来这样做有助于头发保持同一长度。巧妙!
后面的那两等份头发便比着这一份剪。不久就剪完了。
天热了,头发短了,也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