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人归处,“蚝”宅海墘居

绿水穿庭,通幽斜径闲踱步。杲阳和煦,吠犬惊只鹭。
翰墨禅心,雅趣合欢树。蚝壳署,乐陶知足,自在人归处。



“记得82年离开家乡前,在花盆里种了一棵小榕树苗,期间长大了,母亲数次为它换盆,有了海墘居后,就将它移栽在此了……”,辉总眼里泛着波光,指着围墙边上,已是郁郁葱葱、气根缕缕的榕树遥忆着说到。

所有的过往,万千感慨都躲进了眼前这棵榕树里。






曾经的梦想如最初那棵幼苗一样,在海墘居落地生根。

60年代生人的辉总,热爱美术、摄影,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

早期创业跟自己所挚爱的专业息息相关。

辉总的家乡离市区不远,也是被誉为“中国南方第一生蚝”的故乡———晨洲,这里的生蚝又肥又大,蚝肚酥脆而鲜甜。




辉总的工作室———海墘居,也因“晨州蚝”而有了一个大胆新颖的创意。

在海墘居,辉总拿出了三十年的老普洱。用铁壶冲泡出的茶汤,泛着乌褐油润的色泽,品着浓厚醇和的老普洱,听辉总娓娓道着“海墘居”的由来。



“一直以来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当初想寻一闲静之处,随性创作,三五好友,喝茶、作画、闲聊………”



海墘居依景而建,说起一件往事让辉总痛心不已………

“施工时,给工人交代完要做的事,我就离开了”。

“等再回来,工人邀功道:辉总!我顺便把河道边的那棵树替你砍了,还挺费劲的……”。

辉总一时无语……

怔过之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天要是不退潮就好了……

延伸出的阳台只因那棵树。


流转的四季,阳台下潮起潮落,合欢树上挂满了荚角………




海墘居依景浑然,这里有淡水入海的河口,水质纯净富含微生物,最适合蚝的生长繁育。清澈的水中时有鱼虾咬尾畅游,小蟹出没………

辉总说:这条河里还有好大条的鳗鱼呢!

沿水边有成片针叶如秀发般的木麻黄树,依岸垂荚的胶淀红树林,日落时分,成群的白鹭开始返巢,甚为壮观,这不就是陶渊明笔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吗?





借物,借现有随处可见,当地人弃之无用的蚝壳,作为海墘居的外墙装饰。大家都知“蚝乡”的生蚝鲜美无比,却不知它的壳在辉总的眼里,也是大海馈赠的无以伦比的装饰品。



说起蚝壳创意,辉总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蚝壳特有的纹理线条,灰白色彩,不需雕琢的外形,浑然天成了海墘居独有的特色。




整个楼体外墙嵌入灰白蚝壳,自然雅趣,与周边碧水草木、石条斜径、远山蚝田相得益彰。

屋内灰白哑光地板,墙上水墨丹青,不夺室外自然光影,日光洒入,安然柔和。



人居其中,吟诗作画、燃香品茗,岂不怡然自在。



蚝”宅海墘居,依势自然。

推开窗,看远山薄雾缭绕,蚝田万顷,看蓬勃的日出、天边的夕阳,看成群白鹭返巢憩息,看月儿缓缓升起,萤火虫点亮夜空……



听潮起潮落、雨打合欢,听木麻婆娑、蝉鸣蛙叫,听犬吠鸡鸣,花开叶落……

自然………是《诗经》“彼泽之陂”上的荷、“在水一方”里的苇、“陟彼南山”下的薇、“在河之洲”上的雎鸠……

自然………是苏子笔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自然也可在蜗角蚊睫之居,养一盆花,蓄几尾鱼,植一抹绿………



离开时,再一次回望“蚝”宅———海墘居,当年风华正茂的辉总,在种下那棵榕树苗时,也许在心里已默默埋下了一颗朦胧的梦想之苗……

那些梦想藏在时间里,看似丢了……

其实它一直都在,所有的努力和经历,终有一天会与你相遇………

万物皆有可观,苟有可乐,凡事顺其自然为好,取其自然为妙………

自在人归处,“蚝”宅海墘居………

                    安玮写于2022年元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