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注册简书,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未来一年,不问结果,持续日更。
刚起步一周,明显感觉有点吃力。白天挖空心思的琢磨,该写点儿啥?夜晚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结果却发现问津者寥寥无几,点赞鼓励的更是凤毛麟角,有点失望,甚至怀疑初心。
做个复盘。
01为什么要写作。
曾经很“厌恶”写作,它是个苦差事,意味着加班熬夜,但我在坚持中,收获了提升和认可。
现在很“敬畏”写作,我常在写作中与自己对话,不断觉察反省,既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又感受到成长的力量。
将来很“期待”写作,它给我带来了希望,还有人生的方向,或许也能带来职业上的突破。
不难看出,写作给我带来自信和能量,还有希望和信心,是我热爱的事情。
回归初心,要坚定地写下去。
02如何熬过“疲惫期”。
辛辛苦苦“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受“待见”,又会有点不淡定。
时刻提醒自己只是一个“小学生”,首先要接纳自己的不足,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写作是件细水长流的事情,除了持之以恒,没有捷径可走。把写作当成练习,多些耐心,越常练习,表现越好。在持续中才能迭代,“完成比完美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人说,能善用工具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尤其要不断学习尝试新事物、新工具并勇于实践,积累素材,为写作“囤”余粮。
高瓴资本张磊的新书《价值》,核心逻辑就是他坚定地看好中国市场,并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写作与投资一样,坚持长期主义,链接优质资源,笔耕不辍,最终实现从零到1的突破。
人到中年,琐事缠身,如何能从杂事中抽离,更需要决心和毅力。
03如何坚持写作。
长期坚持输入。经过这一段的碾压,我深深感觉到输入的不足是制约能力提升的关键。读书、读好书是我终身要做的一件事。
长期坚持输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写我心》作者也提到,写作和跑步一样,越常练习,表现越佳。把写作当练习,坚持不懈。
坚持用心感悟生活。开始写作以来,我最大的变化是,刻意换位,逆向思维。带着悲悯去感悟一花一木,带着谦卑去体察一人一事,心静了,人变得更加平和与包容,这或许就是思考的力量。
写在最后:
不忘初心,坚持写作。
我相信时间的力量。未来一年中,我要守住初心、耐住寂寞,熬过“疲惫期”,突破“瓶颈期”。
我更相信,成功不是去做不寻常的事,而是在寻常的事上,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和坚持。
写作就是在不断探索未知的自己,从自身开始,并且顺势而为。笔耕不辍,未来可期,做一个持续精进的写作者。